首页>检索页>当前

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差异”

发布时间:2019-01-03 来源:中国教师报

创新点/“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有差异的发展”,这是浙江省杭州市天长小学差异教学的实践路径。学校认为,忽视每个学生的差异,整体最优化的目标亦难以实现。

因材施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杭州市天长小学逐步形成了差异教学的核心理念——“天长没有差生,只有有差异的学生”,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关注每一个学生,变革学教方式,丰富教学载体,逐渐让“差异教学”研究呈现出强大的辐射力。

教育观察:差异教学的发现载体。读懂儿童是教育的出发点。差异教学中,“教师要像医生一样进行临床实践和训练”。不同学科的教师每月针对班级每个学生进行“教育会诊”,真正把教学从“学科”聚焦到“人”。不同学科教师协同观察班级的儿童,从道德行为、情感行为、交往行为、学习行为、创新行为等5个维度,通过直接观察行为和间接关注作业等方式来“临床诊断”。

精准匹配:差异教学的课堂载体。差异教学具有灵活多元的教学样态,这些样态的选择主要依据的是学生的内在差异。为此,形成和学生四大差异(认知差异、情绪差异、身体差异、社会差异)匹配的教学策略系统,是差异教学实施的关键。差异教学引导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掌握学习策略,实现“转识成智”。

实施差异教学需要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建设丰富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学教方式的变革,大量运用差异教学策略精准匹配,使学生的天赋和学习相互顺应。

两级循环:差异教学的组织载体。小学是培养学生各种兴趣的最佳时期,学生广泛接触各种活动课,才能发现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发展优势和潜能。

学校在实践中把1-3年级作为一级循环,让每个学生轮流广泛接触各种兴趣活动。4-6年级作为二级循环,在一级循环的基础上,让学生有所选择地参加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两级循环活动课着眼于培养全体学生的兴趣,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近年来,在“两级循环”的基础上,学校探索“走班”学习。4-6年级,周一至周五下午第二节课均为“走班”教学时间。

情境交往:差异教学的隐性载体。小学生的重要他人之一是伙伴,“伙伴期待”是一种重要的隐性教学资源,能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学校开展跨班展示、“小先生”制、“顾问”制、伙伴节等一系列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设计和安排满足学生各类兴趣爱好、学习风格、智力类型的活动,提供丰富的机会供学生选择和交往。

交往是推动学生差异化进程的有效路径,一定程度上能实现“差异的共享”。交往意味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学校近年来开展的“自主春游”中,二、四年级的学生组成“亚群体”,自主步行15公里,学会责任分担,学会互助合作。

自主展示:差异教学的评价载体。学生有各种各样的特长和爱好,只是自己发现的还不够,如果将特长进行发掘,他们的激情和创造力也会迸发出来。

学校取消“三好学生”评比,改评“三生”(进步生、特长生、全能生)。“特长生”评比由学生自己申报,并制作展板介绍自己,最后由大家评定。近年来,天长小学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被学校评为各类“特长生”,涉及的门类有200多个,“人人有特长,个个有发展”成了学校师生的自觉行动。

在天长小学,随着技术的发展,学生自主展示的平台更加丰富:“天长猜想”“数学磨坊”、班级剧场、家庭实验室、数学小实验等各类展示舞台层出不穷。

天长小学将差异教学从时间维度分成学习前、学习中、学习后3个阶段,将教学过程要素分为发现学生差异、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发展、学习成果多元评价4个维度,将学生差异分成认知差异、情绪差异、身体差异、社会差异4个领域。学校认为,学生差异发展与整体最优化是差异教学的两面:缺乏整体、综合的思考,差异发展的实施会有偏颇;忽视每个学生的差异,整体最优化的目标亦难以实现。由整体最优化而切入差异教学的研究,是天长小学差异教学的关键特征。

《中国教师报》2019年01月02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