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我、学、校的40年“剧变”

发布时间:2019-01-29 作者:张宏伟 来源:中国教师报

40年,我从做学生到教学生,亲眼目睹、亲身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基础教育的变化和发展。这里,我用戏剧的场景真实呈现我的成长、学校的变迁、学的改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用白描的笔法记录下40年中带有历史时期特定烙印和象征、发生在我身上的“典型事件”。我在简述这些外在显性变迁的同时,隐含地点描了教育法规、教育体制、教育思想等关键线索的改变和发展。

第一幕 小 学

第一场

时:1978年,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国家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我:8岁,从未上过幼儿园的我上小学了,使用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这时候的小学还是非义务教育的,一学期学杂费5角。

地:微山湖畔,小渔村。

校:就是一个牛屋院,“课桌”是泥墩支撑的水泥板。学校一共五个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每班二三十人。

学:每周上6天课,每天早上6点起床,6点半到校跑操,晨读,上一节正课,8点放学回家吃早饭。10点到校,再上4节课,下午两点放学,回家吃下午饭,再干点活。其余时间,主要是在村内外任性撒野,上树掏鸟窝,下湖捉虾鳖。学校的老师是清一色“民办”+“代课”,教我们的刘老师学历最高:高小毕业。学习内容,有浪漫的童话和寓言:《狐狸和乌鸦》《农夫和蛇》;脍炙人口的诗歌:《锄禾》《春晓》《咏鹅》。我最喜欢的是《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学习方式4种,听,读,背,写。

第二场

时:1981年,改革开放第三年。

校:搬到了瓦房里上课。课桌还是泥台子。听说学校里竟然来了一个戴眼镜“吃皇粮”的公办老师。

学:一开大的白纸5分钱,买不起,作业多用爸爸的烟盒纸,铅笔写完,可以擦掉,再写新作业。

事:一个伙伴不知道什么原因被刘老师用教杆狠狠砸了一顿,我替他数头上的疙瘩,大大小小一共9个。他爸被叫到教室里,不断给老师赔不是,还说只要不听话,狠狠地打!

我:此后,那孩子上刘老师的课可老实了。可是,我喜欢的女生搬家去东北了,便再也没有心思想那个眼镜老师为什么总喜欢吃黄色的粮食。

第三场

时:1982年,五年级。

校:还是那所学校,只是门上踢出了许多缝和洞,窗户上许多玻璃变身成了塑料布。

学:同样是高小学历的集校长、班主任、语文老师于一身的殷老师,还代我们的历史课,每一节历史课都让我们先朗读一遍课文,然后分段、总结中心思想和段落大意。

事:初中升学,历史考试全军覆没,全班无一人及格。我最讨厌的是放麦假和秋假,因为天天干农活,热得要命,累得要死。我呐喊:我要作业,我要学习,我要上学!

第二幕 中 学

第一场

时:1983年。

事:这年头,小升初是要考试的,考不上要留级复读小学。我幸运地考上了公社里排名第一的中学(其实一共才两所),第一次用上了木质的课桌,不过学杂费竟然高达7元。听娘说,我姥姥、舅舅赞助了很多。

校:每个年级两个班,每班40多人。学校办起了企业——浆糊厂,常常见到老师们提着一兜废料——面筋回家。我常常幻想它是什么味道,直到毕业我也没吃过。

我与学:负数,我怎么都不懂,一直在想:往东走3米,是3米,往西走3米,明明也是3米,为什么偏偏成了-3米?数学老师讲了几遍我还是不懂,结果——我结结实实地挨了两巴掌!一年后,数学老师调走,许多同学都在哭,我无动于衷,心中窃喜。但是,我并不怪数学老师,因为他不可能知道1986年7月1日才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29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第二场

时:1986年,初三。

我:开始住校,发现人间有巨大的贫富差距,不是过年,竟然有人吃全麦煎饼。我们带咸菜疙瘩上学,但有人竟带咸鱼上学。有一天我狠狠心,用10个玉米饼换了3个全麦煎饼带回家,仿佛让爹妈、兄弟过了一回年。

事:中考,我全县第七名。公认的最见过世面的、全村人崇拜和羡慕的、做过校长后光荣调到煤矿的姑父,半天也没有说服我爸,结果是我放弃高中,放弃电力,放弃税务,选择了师范,因为师范不仅不花钱,而且还给钱、给粮,弟弟们才有继续上学的可能。爹说:不能只供你一个。俺懂事,从了。

第三幕 师 范

时:1986-1989年。

地:孟子故里。

校:山东省邹县师范。

学:有风琴可弹,有画室可画,有三球可玩,有峄山可登,有孟庙可瞻,所有科目尽开,十八般武艺齐全,还有几位穿喇叭裤、烫着卷发的“愤青”教师领着我们吹拉弹唱、吟诗作赋、演讲辩论、写个影评。我们更喜欢的是窝在被窝里用手电筒照着读金庸、品古龙、看琼瑶……

我:文化课一直保持前三名,熟诵诗词400首,《长恨歌》可以倒背如流。但在竞争全年级三个推荐直读本科的名额时意外败北,与本科失之交臂。

事:(1) 入学了,学校让老师带着我们学习刚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许多同学都感叹,我们的点儿真背,刚好没赶上。后来了解到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那时,很多地方义务教育没“义务”。

(2) 班级之恋——全班42人,7个女生,班长娶了一个,班主任娶了一个。

(3)青春的叛逆——某日,正午休,被楼下震天的口号闹醒,推窗远望,几十号人聚集、抗议:“开除张家强,更换伙食长!”许多人被整蒙了,问:谁是张家强?答:门卫。问:为什么?答:不给谈恋爱回来晚的同学开门,逼我们爬墙。

第四幕 教数学书

第一场

时:1989-1992年。

地:微山湖畔,塘湖乡孙庄小学。

校:有电灯了,没暖气,更没电暖气,办公室取暖靠生炉子,教室里去暑靠冰块。学校不仅收书本费,还要收班费。全校16位教师,师范毕业5人,民转公3人,接班1人,民办7人,临时代课1人。大家都没有教师资格证。教学资源:全校只有一本《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我没看过,但听领导读过)、一本数学教学参考书;人手一本数学课本。

我:1989年8月29日,见到了我的第一届学生,我的“有生”之年正式开启。月工资90多元,是爹的2倍;因为爹是民办教师,即使他已经教了整整20年书。

学:学生看数学书,听我讲数学书。

事:(1)我喜欢且每周都做的事,是在钢板上,用布蜡纸、执铁笔、刻蜡纸、油墨滚子印卷子。学生每周都考,训练有素。期末毕业考,我代的毕业班数学竟然得了全乡第一名。

(2)除了数学,我还兼代体育课,上课只有三种教具:沙坑、沙包、铅球。尴尬的是,我给学生做掷铅球示范动作的时候,一抬腿,裤裆扯开了,所有学生憋着没笑,我也憋着没笑,装作若无其事地说:向后转,立正十分钟!然后,迅速跑到住校老师那里借了一条裤子穿上了。

第二场

时:1992-1997年。

地:微山县城里的实验小学。

校:楼房,夏天有电扇,冬天有暖气;教室里有幻灯片投影机、录音机。学校竟然还有可以播放录像带的录像机。校长理念“不管黑猫白猫,能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每班60余人。学生上午8点到校,11:20放学;下午两点到校,4点放学,教师6点放学——批改作业、辅导、备课、教研。

学:全国统一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学习就是围着课本转。教学的重点是教好教科书,学生能把书上的内容学会、学明白,题都会做了,又能稍有变通,便万事大吉了。

我:选调到实小,成了那只“猫”。

事:(1)我借人家的录像机,看完了学校库存的所有教学录像带。

(2)忙着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公开课、优质课、基本功、教学能手,从县里到市里,再到省里,拿到自建县以来的第一个省级小学数学优质课大奖。

(3)1994年3月5日,国家开始施行5天半工作制,学生、老师备感欣喜和幸福。自编的顺口溜迅速红遍大江南北:“过了星期三,一天快一天;过了星期四,快的没法治;过了星期五,还有一上午。”

(4)1995年,有了双休日。同年,《教师资格条例》实施,我选了小学。老爹赶上了民办教师转正的末班车。

第五幕 教数学

第一场

时:1998-2000年。

地:山东济宁。

我:第一次人才引进,从湖区调入市区,参加了全国重点课题组优质课比赛,荣获北方片一等奖第一名。

校:济宁师范专科学校附属小学,是济宁市唯一的市教育局直属小学,是当地最好的名校。平行班8个,班额最高91人。在这里,第一次使用多媒体录播教室;学生教会了我电脑,第一次使用电脑课件进行教学……

学:第六次课改,国家要求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足够的空间。我们学校开始了数学兴趣班,我带的五年级在济宁城区数学竞赛中荣获团体总分、平均分和单项三项第一。

第二场

时:2000-2003年。

校:山东济宁乔羽学校,用词坛泰斗乔羽先生名字命名,是济宁市区第一所公助民办、国有民营的小学。

我:开始民办教师生涯,带两个班数学,数学活动课,兼校长助理、教导处主任。

事:我被评为山东省教学能手。国家第八次课改,大纲改为标准,国家放开了教材编写,从“一纲一本”跨越为“一纲多本”,我参与了国标青岛版教材和教师用书的编写。2003年9月,山东省取消民办公助办学模式;我返回原公办学校。

学:我的学生书包里多了几种不同版本的数学教科书。教学采用两种方式推进:第一是“一主+两辅”,即在学习某一项内容时,从三种教科书中筛选出最适合学生自学、最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本作为学习的主教材,另外两种版本的课本就作为“练习册”;第二种方式是杂糅、综合几种版本的教材,博采众长,编写出更适合自己教和本班孩子学的“张宏伟教材”,并坚持以自学为中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但这一时期,我聚焦的还是“数学本身”——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关注的核心依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第六幕 用数学教人

第一场

时:2004-2010年。

校:济宁学院附属小学(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附小随之更名)

我:34岁成为山东省从75万中小学教师中选拔的58名首批齐鲁名师之一(未来教育家工程),开始5年“被打造”的历程,在国内高等师范院校培训,到国内外名校参观、学习、教研,主持了4项省级重点规划课题。36岁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晋级中学高级教师;被评为济宁市十佳教师、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十大杰出青年……

学:2006年,国家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同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给小学教育进一步松绑。我也在被打造的过程中,逐步实现了从“教人数学”向“用数学教人”的真正转变。

事:(1)《基础教育参考》专栏介绍了我20年教学的结晶“张宏伟五还原教学法”,即数学教育要还原人本、还原本质、还原现实、还原系统、还原历史和文化。

(2)2008年,在农村义务教育免交学杂费、免收教科书费的基础上,城市义务教育也免去了学杂费。班主任再也不要在教室里催钱、收钱、数钱了,彻底告别了学生眼里“催债鬼”和“财迷鬼”的形象。

第二场

时:2010-2012年。

地:杭州西子湖畔。

校: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一所两区(下城区、余杭区)、校企(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和万科)合办的两制并存的特殊民办学校。

我:第二次人才引进,从山东到杭州,挂职教育研究发展中心。实际上承担了一个业务校长的所有工作,全面参与学校的各项工作,熟悉了学校“知识管理”的系统运作,学校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及学校活动的组织与管理。这里“微到极致,方有品质”的作风,对我以后的工作乃至生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学: 我独立开发了一年级数学的“绘学绘教”课程,二年级的“长度单位、乘法口诀、对称、克与千克”等跨领域的主题课程,找到我专业发展和数学学习的新路径。

第七幕 教学生

时:2012-2018年。

地: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

我:第三次人才引进,从杭州调入北京,开始了自己的包班生活。我和搭班老师一起引导学生设计了自己的班名:小星星班(独自闪光,与人同辉);设计了班徽。我还与孩子们一起创作了自己班的诗歌。在小星星班,我同时兼任了数学、科学、体育、戏剧4个学科的教学,学生再也没法叫我某某学科老师了。那叫什么呢?孩子都是小星星,搭伴的女老师自然是月亮姐姐,我只能做“太阳公公”。

校:北京亦庄实验小学是一所管理体制、课程、评价、学习空间和学习方式全面进行试点改革的学校,150平米大教室,30人小班,动静分区,互动电视,包班制,全课程实验……首任校长李振村带领一批探寻理想教育的教育人为重新定义课程、重新定义学校的远大目标不懈努力。

事:(1) 我们全面贯彻和落实教育部2013年出台的《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的指导意见》,不仅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而且取消了所有考试,期末评价变身闯关游戏。

(2)2013年底,我基于“全课程”教育实验,以“全息理论”“系统论”“过程哲学”为支撑,借鉴“球形全景技术”的思想,在“张宏伟五还原教学法”的基础上,总结了我近年来坚守数学教育第一线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全景式数学教育的思想,创建了“全景式数学教育”课程体系。我的数学教学从“姓数”真正转变为“姓人”,坚定地把人放在中央,主张并践行:只要是孩子们当下完整成长、完整认识这个世界必须的,又是这个年龄段能学的,喜欢学的,即使不是我所任学科的内容,甚至不是课标规定的内容,也都会成为我们班级的课程。我开始以培养“全人”为目标,以培养核心素养为核心(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以项目化主题活动为单元,以建设更为全面、完整和跨界的综合性数学课程为重点,对1-9年级的数学课程和教学进行全面补充、调整、完善,甚至是重建,努力让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 更为丰富、全面和完整,给孩子奠基更多、更全的浪漫体验,开阔孩子的视野,广博孩子的智力背景,活跃孩子思维,丰沛孩子情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为丰富、有趣、饱满、完整、多元,让小学和初中的学生能更完整地认识和思考数学本身,更完整地认识所处的这个世界。

学:全景式倡导全时空、全方位、全身心、全自主的跨领域学习,具身学习,长线浸润式学习,项目化学习,戏剧化、体验式、信息化学习,定制化学习……

第八幕 展望未来

2018年8月,我第三次加入民办教育集团,担任北京新学道金泉书院课程总校长,加盟中国教师报,担任中国教师报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专家委员会委员,成立全景教育研究中心,从“全景式数学”跃升为“全景教育”的研究,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探寻更理想的教育,探寻培养什么样的和如何培养“未来的中国人”,努力为改善中国基础教育的生态竭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40年了!40年,我们的教育、我们的国家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改善和卓越的发展。这40年,再过40年……在这些发展和变化中,不变的东西是什么——是我们对“人”的敬畏和尊重,是我们一直在追寻培养“未来中国人”的教育理想,是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单位系北京全景教育研究中心)

《中国教师报》2019年01月30日第8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