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发现教学原创成果

构建“生活化”教改范式

发布时间:2019-05-14 作者:杜小宜 来源:中国教师报

面对越来越脱离实际、缺少“生活味”的课堂教学,广东省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以“生活化课堂”基本式建模为抓手,以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重点,推行“课堂革命”,落实“四大行动”,稳打稳扎推进教改,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当下一些课堂教学,存在书本与生活脱节、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脱节、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不一致等问题,无法承载教育的综合功能,也制约着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

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以下简称螺岭)选择生活教育的探索之路,让课堂与生活“联通”,让学校教育与学生生活“融通”,构建具有大课堂观的“生活化课堂”范式,不断推动学校教育综合改革。

借助“观察点”,打造“生活化课堂”基本式

课堂教学需要建模。学校为了使课程设计从学科专业知识的狭窄空间走出来,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在推动生活教育的进程中逐渐明确了六个观察点。

观察点一:扎根生活土壤,构筑培育完整人的学校教育情境基础,帮助学生达成学校校训所说的“志存高远”的总体目标;

观察点二:奠基生活品质,向孩子的心灵播种健康、美好、睿智的种子;

观察点三:提升生活境界,以生活教育为总出发点,以爱和审美的概念调整双语教育的发展方向;

观察点四:学会生活本领,即在立德树人的宗旨下,凡是学科学习,都以增强“生活本领”统摄之,其中包含了科学观察的本领,求知与读写的本领,行动与操作的本领,学习的本领,等等;

观察点五:学会获取生活知识,用“完整语言”推进完整人的身心成长;

观察点六:学会解决生活问题,培养学生的个人生存与生活能力。

围绕这六个观察点,学校不断加强课程内容、社会实践和学生生活的联系,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螺岭“生活化课堂”基本式。

组建学习共同体,助推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教改的有效落实,“生活化课堂”的高品质实施,都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因此,学校教师团队的建设至关重要。

专家引领骨干示范,凝心聚力实现跨越。学校邀请一些知名专家,定期组织全校性专题研讨会、报告会,让教师学习国内外最前沿的教育理念,开展教学实证研究等。在专家引领下,学校的青年教师得到快速发展。

“百家讲坛”共学共享,全科培训助推成长。学校以“百家讲坛”为平台,打破学科教研组的界限,进行跨学科的校本培训。针对年青教师较多的实际情况,学校还定期举办主题式“青年教师沙龙”,让青年骨干教师迅速成长为教科研的新锐力量。

学术交流展示,拓宽教师发展路径。近年来,学校多次承办国家级教育论坛和学术研讨会,先后举办三届“全国小学英语‘探索核心素养与创新教育’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两届全国现代与经典小学作文教学观摩研讨会等系列交流活动,激发教师积极开展课堂研究、主动谋求发展。

扎根生活土壤,借特色课程落实综合素养

以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为逻辑起点,学校经过系统设计,合理构建出螺岭生活教育校本特色课程图谱。

学校开发了“中西融合公民教育课程”“‘小鬼当家’生活技能课程”“学国学,懂礼仪,伴成长国学课程”“‘觅思趣科’创客课程”“中外TT合作课程”等校本课程,配套有学生用书、教师用书以及课程标准,这些深圳市“好课程”借助课堂实施,得以与生活融通。

作为外语特色学校,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有目的地引进和开发了多样的外语特色课程。整合新派教材与其他教学资源开发了《新派英语》;开发了一至六年级共12册《中外TT合作校本教材》《中外TT合作教师指导用书》及《中外TT合作课程标准》;选定绘本分级阅读资源,并实施“一个年级一部戏剧”,排练国内外经典剧目的英语戏剧课程,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全面融入“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素养培育。

深化“课堂革命”,在创新中构建学科“变式”

以英语为例,学校对选用教材《New Parade》进行“生活化”校本的二次开发。根据生活教育的基本思想,细化了具体的生活教育元素。保留了教材中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教育元素,删减了不适宜的内容,补充了贴近生活的内容,从而实现了立足于生活教育的教材整合。

在课堂教学中,学校注重学生的语言习得,力求使学生在“习得”中自然而然地体现生活原生态。课堂前哨演讲、辩论赛、课本剧表演、戏剧表演等富有生活气息、有趣的、学生自主参与的活动进入课堂,是教学方式“生活化”变革的积极尝试。这种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进而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学校一年一度的“百花奖”课堂教学大赛,是课堂教学的“练兵场”,逐步形成了教师授课、课堂观察、研讨提升、辩课论课、培训分享一体化的教科研模式。学校还探索出了在高、中、低不同年段开展生活化会话教学的基本模式,开发出“百花奖集体备课评价表”“百花奖听课评课评价统计表”“百花奖课堂观察及评价表”等评价量表。

改革家庭教育,建设螺岭家校共育新高地

好教育不仅依靠学校,也依靠家庭。作为深圳最早建立家校联合会的学校,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在生活教育探索中,从高位出发努力建设家校育人新高地。

创造性建立“1357”家校合作机制。“1”即家校联合会的一个工作原则:到位不越位,参与不干预;“3”即家校联合会的三个基本目标:参与学校管理,共商发展大计;参与班级管理,为班主任分忧解难;提供良好的义工服务;“5”即家校联合会章程规定的五个事务部门设置:文书秘书部、康乐文体部、学术研讨部、义工服务部、校外联络部;“7”即家校联合会配合学校开发利用家长资源形成的七项独特的德育校本课程。如此,通过不断完善家校联合会育人机制,整体上使家校沟通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家长在学校安全管理、组织活动、午托午休、课后延时等方面的积极协助作用。

定期开展“家校面对面”活动。每年的“五一”“十一”假期前后,家长、教师、学生齐聚各班教室,亲子与教师面对面促膝交谈——这样的特殊课堂,凸显了德育的全员性、针对性,面向全体的同时兼顾个别关注,是新时期城市学校家访形式的新突破,也成为学校家校合作的新机制之一。

定期开展家长课堂培训。螺岭家校联合会开设了《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父母》等上百个专题讲座,编写出版家长学校教材《培养精英》,创办《家长教师联合会会刊》《螺岭之声》、家长教师联合会网站等形式,传播新理念、新信息,使家校合作在理念上共融,在思想上和谐,在行动上一致。从而让生活价值贯通家校,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综合改革的“生活化”追求。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校长)

《中国教师报》2019年05月15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