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让学校更有“文化味”

发布时间:2019-05-07 作者:许 颖 来源:中国教师报

学校管理应该是精致与唯美的艺术结合,要办一所有“文化味”的学校,需要校长巧布局、精施策。

创意学校视觉图,让校园更具艺术美感。美术教师出身的我,期盼校园中所有元素都能发挥教育功能,带动师生成长。因此,学校重视用色彩创时尚空间,让学生听到校园里“色彩”的声音。学校LOGO设计中,由中国红、国际蓝和篆书写就的“华”字,以及“红、黄、蓝”为三原色的设计,寓意教育要回归原点。亮丽的七彩心形跑道、雅心报告厅的背景墙、体艺楼红蓝相间的英伦风色调,这些精心设计的“色彩交响曲”向学生传递了这样的声音:办学不仅要追求国际视野、民族情怀,而且要让学生有活力、有视野。运用文化元素,学校让“润心”的教育理念物化为一面面会“说话”的主题墙,告诉学生“童年是一场旅行”“心是一颗会开花的树”;让融入赏、玩于一体的“润心长廊”告诉学生什么是童年、什么是童心;让环形小书柜、皮质小座椅、融阅读与休闲于一体的“悦心书吧”成为书香校园最好的诠释。还有一条条走廊、一个个转角、一间间自主活动教室……一系列“会说话”的校园空间构筑了学校独特的“润心”校园文化,让在这里学习的孩子受到熏陶。

运用柔性管理方式,彰显制度文化美感。作为管理者,校长要学会运用制度的柔性管理方式,以独特的领导艺术把握管理的真善美。“真”是把握规律,将管理规律升华到艺术境界;“善”是以善良之心办美好学校;“美”是以美丽愉悦之心办美丽学校。当然,实现这些目标的前提是重塑学校组织架构,基于人性唱响“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主旋律。学校在成立教育集团之后,勾画出“同频共振一体化”的集团管理架构图。教育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校园内的学生、教师、管理者,校园外的家长、企业、政府、公益组织,几乎社会中的每一分子都是教育体系的相关者。所以,在把握管理主旋律时,我们要将组织结构中的诸多元素关联起来,建立让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相融并进、和谐发展的扁平化组织机构。为实现“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向“扁平化治理模式”的转变,学校在组织机构的命名上费尽心思:改变原有的部门名称,将校长室改为学校发展中心,将教导处改为教师发展中心,将学生处改为学生发展中心,将总务处改为学校服务中心,在明确各部门责权利的同时,让这些部门更富有人文气息,让师生在这里更加温馨、更有憧憬。同时,学校注重学生文化品位的养成,将原本隶属于教导处的体艺工作单独列出来成立“体艺发展中心”,承担学校的社团建设、学生体艺特色创建与发展职能。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学生发展要求,本着以自然为师、向未来生长的理念,学校新添了“课程信息中心”,以“课程、信息”为出发点着力进行课程改革、建设智慧校园,让校园透出智慧文化的气息。作为校长,我深知领导艺术不仅在于统筹的艺术,更在于协调的艺术、授权的艺术、用人的艺术、激励的艺术。教师是学校发展的主力军,学校是教师发展的摇篮。学校应无限挖掘教师潜能,给予教师充分自信和信任,让他们爆发出自己内心的小宇宙,助推每一位教师成就自己的同时为学校赢得一张张亮丽名片。

精心开展社团活动,让师生打上学校的文化“烙印”。活动是创建学校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重要路径。我们将学校活动融入艺术理念,更好体现学生的“文化范儿”,为他们打上文化“烙印”。学校微电影创课让学生领略自主学习的舞步。学校的多彩社团让教师心灵由内而外得到浸润。本着从内而外地打动每一颗心灵,作为校长的我学着换位思考,用真心体验每一个角色。为了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我联系外援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教师社团;为教师开设的每月一次集体生日派对,让他们感受不一样的祝福;传统节日时教师互送鲜花,让他们相互欣赏、相互成就、相互激励。还有学校颇具特色的家长学校,家长们在此分享育儿心得、交流教育经验、探讨热点前沿,助力学生的“心智”健康成长,助力每一朵“花儿”都尽情绽放,助力校园温润如春。

(作者系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华泰教育集团总校长)

《中国教师报》2019年05月08日第13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