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非遗”进校园给出“海淀答案”

发布时间:2019-05-21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本报讯(记者 康丽) 非遗传承与教育具有怎样的立德树人意义和价值?非遗传承与教育的具体实施路径、策略有哪些?非遗传承与教育取得了哪些实践经验和成果?5月6日,由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敬德书院主办的“非遗传承与中华文化”主题论坛举行。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屠永永,海淀区教育科学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院长吴颍惠,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刘魁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石振怀,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田艳等多位专家学者与来自海淀、东城、延庆及河北雄安新区的百余位学校校长教师围绕如何在非遗传承和非遗教育中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一核心议题展开讨论。

海淀区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文化大区,区内拥有许多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品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屠永永在论坛开幕讲话中表示,海淀区通过学术引领,联合多方力量,在非遗传承与非遗教育事业的发展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自2007年起海淀区就将非遗项目引入中小学校园;2017年区教委和区文化委联合推动加大了非遗进校园的力度,在百余所中小学开展非遗教学、讲座、展演和展示活动;2018年4月,海淀区还启动了中小学非遗课程实施研究课题。

“海淀区的非遗教育应以文化为引领,立足塑根立魂,通过非遗技艺研习表达‘中国人独有的精神世界’,激发了教师对非遗的热爱,更好地通过非遗传承与教育实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屠永永说。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物’,也不是单纯的手艺,而是一种精神,是一颗颗鲜活的中国心。” 85岁高龄的刘魁立老先生认为,做好非遗传承与非遗教育工作重要的是留住精神、留住中国心,将立德树人与非遗教育紧密结合。“非遗的传承与传播是每一个人的使命,我们应该将部分人的技能、智慧与精神推广到全人类,最终实现‘美美与共,世界大同’是非遗传承与传播的最高价值”。

对非遗教育价值和意义的理解直接关系到非遗教育在校园中的具体实践和操作。鉴于此,石振怀认为,非遗教育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有助于学生认知非遗产品所蕴含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追求甚解、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非遗教育有哪些具体的实施路径?田艳认为,非遗教育的实施应该通过学校教育创新非遗传承人的培养模式,同时全面加强“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将本地具有民族特色和体现民族精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教育内容,使非遗教育成为学校隐性课程的一部分。

论坛上,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医科大学附属小学、翠微小学、育英学校、海淀外国语实验学校等5所学校深刻挖掘非遗教育的美育和德育价值,就非遗教育如何实施的问题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海淀答案”。记者了解到,海淀区目前有190所中小学全部引入非遗教育,正式挂牌成为非遗实践基地的有65所学校,有60多位非遗传承人常年活跃在海淀区中小学,为非遗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以推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为己任的敬德书院已于2018年开设了非遗研究与实践课程,培养了一批非遗教育骨干教师。

“非遗教育要关注非遗传承,更要聚焦挖掘非遗文化内涵,更好地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精神。”吴颍惠表示。

《中国教师报》2019年05月22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