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局内人

乡村首席教师要评好更要用好

发布时间:2019-05-28 作者:梁 好 来源:中国教师报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启动实施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河南、安徽、陕西、甘肃为首批试点省份。近日,四地省教育厅陆续公布了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实施方案,并确定了22个试点地市名单。

中西部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教育发展的软肋,因为乡村地理环境、办学条件、教研氛围、发展机遇等原因,乡村学校留不住人才,留不住优秀教师。在乡村中小学设立首席教师岗位,可以激励优秀教师扎根乡村,以自己的专业特长引领乡村的教育教学工作。

设立乡村首席教师,可以为乡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带来“鲇鱼效应”,为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带来更大的激励。好的政策、机制要用好、用活,乡村首席教师不仅要加强制度设计,重视评审环境,更要强化管理使用,关注落实环节,真正让首席教师发挥作用。

事实上,在县区层面,大部分地区均组织实施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评选活动。按理说,这样的评选对于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区域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许多地方仅仅关注评审本身,关注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评审过后颁发一纸证书,为个人再添一项荣誉,再加一项职评的资本,如此而已。对于如何发挥优秀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如何带动引领更多的教师共同成长,真正发挥示范作用,却没有足够重视,大大降低了此类评审的实际效果。首席教师要突出其应有的辐射带动价值,强化首席教师的管理与使用。

首先,应搭建首席教师专业引领平台。首席教师要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不仅需要自身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更需要区域教育研究的平台与机制。教育主管部门、乡镇中心学校管理人员,应积极为首席教师搭建平台,通过名师工作室、教师发展共同体、乡镇学科教研组、学科教育督导组、专家讲师团等有效形式,让首席教师参与乡镇学科教研,成为乡镇教科研工作的中坚骨干力量,让首席教师引领更多教师的专业发展。

其次,应加强首席教师的履职考核工作。要为首席教师压担子、定任务、设目标,明确规定其职责范围,年度发展目标,示范引领成果,并实行年度履职考核,使首席教师不是一纸证书,不是口头称谓,而是实实在在的职务,名副其实的身份。

再次,应保障首席教师的相关工作待遇。建立完善责权统一的管理体制,让首席教师付出有收获,劳动有报酬,严格保障首席教师聘任期内的待遇,在绩效工资发放、职务职级晋升、职称评审等方面予以倾斜与照顾。

(作者单位系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教育体育局)

《中国教师报》2019年05月29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