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区域推进现代化的四个“着力点”

发布时间:2019-10-29 作者:孔 伟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时代命题,是我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坚持中国特色”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原则之一。那么,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教育现代化,这是我们在推进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必须要明确的问题。

对于区域来说,推进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就是要紧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质量,重构教育生态。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推进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需要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提高教育质量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在新高考改革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日趋深入的大背景下,需要深入推进服务于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管理、育人模式、教育评价等全链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这就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加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与学方式,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科学评价体系,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例如,北京市海淀区积极探索教育质量评价的“海淀模式”,构建了“9L”学习品质评价模型,涵盖了学习情感、学习认知、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思维能力、学习策略、学习坚毅、负担感受和学业效果评价等九大方面,努力寻找学业成就背后的影响机制,为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推进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需要建设高素质现代化的教师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高素质现代化的教师队伍,一要着力提升教师育德能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教师育德能力;二要着重提升教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三要关注教师的职业发展,要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个性化、精准化的支持和帮助,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搭建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四要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进一步完善教师奖励激励体系,重点关注班主任和青年优秀教师的待遇和激励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队伍的活力和潜能;五要维护教师的职业尊严,保障教师教育、管理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教师职业尊严不受侵犯。

第三,推进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需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是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教育形态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我们需要面向新时代和信息社会对人才素养的要求,大力提升学生和教师的信息素养,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学组织形式、教与学方式、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成长等深度融合,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新教育生态,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北京市海淀区建立了教学管理平台,由基础平台、排选课系统平台、区级大数据平台、校级应用平台等四部分组成,采取3级平台架构、14个子系统,有效推进区校数据共建共享共研。

第四,推进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需要充分调动区域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中国特色教育现代化需要地方政府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调动区域的资源和优势,在教育用地、教师待遇、课程资源等方面,为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用好家长委员会,充分利用学校开放日、家长大讲堂等活动,将与学校教育紧密相关的多方主体,广泛地吸引进学校的治理之中,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多主体治理模式,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育人格局。为有效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教育改革发展,海淀区搭建了区域“学校—家庭合作指导委员会”、学区“学校—家长合作指导中心”、“学校—家长合作委员会”三级组织机构,形成“一条主线、多方共商、线上线下”的合作运行机制,在提升社会参与度的同时,也对家庭教育进行了有效引导。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教师报》2019年10月30日第1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