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百家笔谈

你将面对怎样的学校组织文化

发布时间:2019-11-05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不一样的学校组织文化造就不一样的教师团队,但无论学校组织文化是优是劣,新教师都应该坚定心中的教育理想,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班级文化微环境,让他们健康成长。本期刊发齐学红教授写给初任班主任的第四封信——

老师们好: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也不论是怎样的机缘巧合,从成为教师的那一天开始,你便承载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的期许,成为一名称职的教师,一名被学校、学生、家长认可的班主任,需要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而言,尤为重要的是学校组织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同的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的成长发挥着不一样的作用,从你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这一切便具有了不可选择性。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学校环境,获得更好的专业成长,是摆在每一位年轻教师面前的共同话题。

学校组织文化对教师的影响

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名校还是普通校,“升学主义”似乎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色调,学校一切工作都围绕升学展开,教师的工作业绩直接与学生成绩挂钩,唯分数论的考核评价体制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年轻教师对教育的理想和憧憬。同时,胜任学科教学和班主任两种不同的角色,往往让新教师手忙脚乱、应接不暇。为此,你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首先在教学工作上要站稳脚跟,努力上好每一节课,这需要你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你还要面对班级的几十个学生和家长,尽快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同样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在扮演两个不同角色的过程中,前者容易看到成效,后者见效缓慢,不容易得到认可,而且一旦出现问题,很容易引起学校和家长的不满。

教学工作容易看到成绩,德育和班主任工作不容易看到成绩,无法进行量化考核;评价中的唯分数论和功利主义导向,班主任工作的高风险、高投入与低产出、低回报,使得许多青年教师对班主任工作望而却步,制约和影响着班主任的专业成长。

教师如何在学校组织文化里定位

虽然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但现行教师评价方式压缩了青年教师的生命成长周期,考验新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力,忽略了青年教师的现实需要以及专业成长的规律性,因为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或优秀班主任,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和经验的不断积累;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情境性和脉络化的,不是可以简单传授的。对此,一些学校管理者往往缺少耐心和等待,教师自身也缺少足够的心理准备。虽然可以向身边的老教师、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请教,但他人经验不是简单拿来就可以用的,一定要善于取舍。例如,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有的老教师建议新教师不要跟学生走得太近,否则镇不住学生。于是,一些新教师开始刻意与学生保持距离,以此在学生心中树立权威,导致与学生的关系变得紧张,不利于班级各项工作的开展。事实上,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小,便于沟通,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如此看来,年轻也是一种财富。

学校组织文化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面对日益激烈的升学压力和竞争压力,被动适应还是主动求变,特别能凸显青年教师的主体性。你要成为行动者,还是甘愿在抱怨中消磨青春?其实,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些郁郁不得志的人,他们不满于工作环境,又无心求变、无力改变,导致意志消沉,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建立一个正向激励的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组织管理的重要课题,也是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话题。学校和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教师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是学校文化的缔造者之一,一个充满活力、积极向上的教师队伍,对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是班级文化的缔造者,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引领作用。班如其人,不同的班主任会带出不同的班级。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应站在历史的角度,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待学生与学生家庭、学校与社会,每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部分,班主任应该自觉将班级作为一个生命场、文化场,这里连接着历史与当下、现在与未来,连接着学校与家庭、个人与社会。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个生命都不可替代,班主任的特殊角色决定了其作为学生成长中重要他人的角色内涵,这也是班主任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面对个性迥异的学生,面对被分数和评价标签化的“问题学生”,班主任要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进行活动创设和文化引领,营造一个温馨且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环境,进而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通过这样的实践,班主任才能赢得学校、家长和社会的认可,获得存在感和价值感,体会教育事业作为一项伟大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所特有的职业幸福。

祝工作顺利!

                                                              齐学红  

                                                          2019年11月

(齐学红,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教授、班主任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

《中国教师报》2019年11月06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