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游戏分类并非治本之策

发布时间:2020-06-09 作者:王 营 来源:中国教师报

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今年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建议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游戏企业必须执行,并由文化和新闻部门审核监管。根据目前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和网络游戏内容(是否包含暴力内容、不良语言等),可划分为早教类、管控类、限制类、禁止类等。

建立网络游戏分级制度,的确可以区分出哪些游戏适合青少年玩家,哪些游戏适合成年人玩家。但是,分级之后怎么办?如果网络游戏分级后,游戏运营商为了经济利益继续面向青少年发行一些限制类、禁止类游戏,分不分级还有什么区别?

图书、影视分级是国外为限制未成年人接触不良文化而采取的通常做法。但事实证明,标有“青少年不宜”或“少儿不宜”的图书或影视作品,不但不能限制青少年的行为,反而对其产生了更大的诱惑力。网络游戏分级恐怕也是如此。解决未成年人沉溺网络游戏问题,还得从源头入手。

喜欢玩游戏是人的天性,关键在于引导青少年玩什么样的游戏。对于思想内容健康、能够开发青少年智力的游戏,在课余时间玩一玩,适当放松一下,并非不可。对于包含色情暴力、价值观扭曲的游戏,不仅毒害未成年人,既使成年人沉溺其中,也是百害而无一利。这样的游戏应从源头上禁止出版发行。

具体而言,可以将网络游戏分为“有害”和“无害”两大类。有关部门要严把游戏的出版、发行关,严格审查游戏的思想内容,对于“有害”游戏,严禁游戏运营商投放市场。

当然,对于“无害”游戏,也不能听之任之,也要防止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对此,学校和家长都要加强引导和监管,严格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防止孩子沉迷其中。游戏运营商还应着力于绿色网络游戏软件的研究和开发,通过有效的技术手段,控制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长。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宁阳县教育局)

《中国教师报》2020年06月10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