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听奶奶说,常挺快不行了……”勋明忧伤地说。
我心里一沉。自从那天看见常挺,我的心就一直悬着,忐忑不安,但听到这个消息时我还是悲伤不已。13岁,如花的年龄,却即将凋零。
朝夕相处的同学又该如何面对这件事?
班会课上,我和学生谈到这个话题,原来他们早已探望过常挺,情况不容乐观。现在的孩子早熟,能大概明白常挺的病是怎么回事。班里一阵沉默,不时有学生发出叹息声和抽泣声,学生脸上流露出悲伤和茫然。
我对学生说:“常挺病了,我们很难过,但此刻我不想只看到大家的眼泪。悲哀、忧伤无济于事,我们应该振作起来,想一想能为常挺做些什么?”
“做些什么?”班里有轻微的话语声。学生们开始讨论,但想法大同小异,基本都是为常挺祈祷祝福。
我启发学生,认真想一想,可以做的事其实很多。常挺病了,我们要想办法让常挺快乐起来,哪怕只有几分钟。我想,他此时最大的痛苦是寂寞和孤独,他需要的是我们的爱,我们能做点什么?
几乎就在一瞬间,学生的眼睛亮了,似乎明白了什么。课间,他们放弃玩耍,紧张地忙碌着。
最终,全班学生用3天时间折了1314颗星星,连最笨拙的男生也参与其中。他们将星星送给常挺,代表了要做一生一世的朋友。孩子们隔三岔五就去看望常挺,讲笑话,聊班上的趣闻,带给他故事书和好吃的,还不间断地给他发祝福、问候的短信。我告诉学生,每次看望的时间不可过长,要让常挺多休息。
学生发现可以做的事情那么多,一下子高兴起来。
“常挺的脸不肿了!”
“常挺能下床了!”
有关常挺的好消息不断传来,学生们一脸幸福,打心底认定常挺病情好转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一天,学生告诉我,常挺本来要上学,听说要考试,怕考不好就没来。这个消息实在是大快人心,全班都沸腾了。我有些不大相信,但也期盼着。
可是,常挺一直没来。
那是一个周五,天空飘着蒙蒙细雨。我与学生谈起常挺,大家记得常挺的幽默、热情、乐于助人、活泼可爱,刘创、恒通还想再与常挺嬉闹一次、疯玩一次,顺便再来点恶作剧,“只要常挺回来,我们一定会在一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学生言语中流露出渴望。
班长童曦代表全班同学用我的手机拨通了常挺家的电话,电话是常挺父亲接的,说常挺在休息,不方便说话,常挺父亲闪烁其词,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第二天下午,童曦泣不成声地打电话告诉我:“常挺走了。”
长时间的沉默。童曦压抑住痛苦,哽咽地问:“老师,我们现在还能为常挺做什么?”
悲伤中,我发现学生真的长大了。就这一句话,我看到了学生的坚强和面对苦难的态度。我们要擦干眼泪,面对现实,从容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古愚学校)
《中国教师报》2020年08月19日第11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