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百家笔谈

班级生活的新素材新机遇

发布时间:2020-08-18 作者:张 聪 来源:中国教师报

生命教育、法律意识、国际理解,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疫情带来的教育新素材,推动班级生活持续开展,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引领。这也是后疫情时代班级生活的新机遇。本期刊发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张聪对后疫情时代班级生活思考的第一篇——

——————————————————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趋于平稳,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逐渐步入后疫情时代。“后”不仅指疫情发生时间维度上的“后”,还指向疫情对整个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人们的反思和反省。

这场疫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敲响了警钟,让人类意识到自身行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这也给学校教育尤其是班级生活带来了新素材。

我国班集体研究专家唐云增认为,中国的班级并不仅仅是夸美纽斯所说的“教学班”,也不仅仅是学校组织结构中的“行政班”,更多的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班”。也就是说,在中国中小学的班级内,班主任要更多借助不同教育素材实现对学生的全面引领。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发展阶段的教育素材是不同的,这场疫情带来了哪些新素材?

独特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提升班级生活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时明确指出,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的鼓励被许多班主任融入线上班会,成为班级生活的重要内容。抗击疫情过程中发生的感人事迹也被班主任当作素材,用来鼓励学生关注生活,关心特殊时期社会的重要变化。应该说,特殊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已经成为班级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后疫情时代,这些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自身的价值并没有消减,反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班级生活的品质。班主任可以借助这些素材,让学生理解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

多元的国际理解教育素材,拓宽班级生活的视野。疫情蔓延全球,各国为应对疫情作出了不懈努力。然而,不同国家对疫情的理解不同,采取的举措也不同。许多学生疑惑:为何其他国家不像中国一样采取物理隔离的方式防控疫情?为什么国外一些学校仍旧开学上课?这涉及对不同国家国情的理解问题,也可以说是国际理解教育问题。事实上,疫情带来了鲜活的国际理解教育素材,让学生有机会清晰地看到各国文化的差异。班主任此时将这些素材引入班级生活,并不会让学生感到陌生或突然,反而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拓宽班级生活的视野。

严肃的法律常识教育素材,强化班级生活的内涵。疫情防控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面对传染程度极高的病毒,需要严格的法律规制引导人们生产生活。全民抗疫的种种经历,已经深深印刻在孩子的记忆中,其中的法律常识教育素材尤其值得进一步关注。例如,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法律规定随意出入社区的人,那些隐瞒发烧病史进入人群密集场所的人。媒体一次次报道,实际上也提供了法律常识教育素材,因为任何一个公民的违法行为都可能会引发全社会的不安。这就需要人人懂法,自觉守法。

后疫情时代的班级生活并没有完全切断与疫情的关联,班主任仍然要保持对社会生活的密切关注,尤其是让法律的教育功能、惩戒功能对学生产生影响。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引导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在班级生活中开展法律常识教育,切实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公信力,引导学生自觉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丰富的生命安全教育素材,建构班级生活的底色。疫情之所以引发全球高度关注,正在于它直接关系人的生死存亡。后疫情时代的班级生活,不可忘记疫情对生命所造成的严重威胁。可以说,疫情带来的最重要的素材就是关于生命安全教育的案例、事迹、报道。钟南山、李兰娟等医护人员身先士卒,他们的事迹之所以感人,正在于他们始终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后疫情时代的班级生活能够持续开展甚至一如从前,正在于我们保持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遵守公共交往规则,积极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些素材,对学生进行深入持久的生命安全教育,不断夯实班级生活的生命底色。

某种意义上,后疫情时代的到来并不代表班级生活的常态化回归,而是一种新常态的来临。面对这种新常态,班主任要关注这些因疫情而涌现的教育素材,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推动班级生活持续开展。这也正是后疫情时代班级生活的新机遇。

(张聪,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苏霍姆林斯基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主要从事德育、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中国教师报》2020年08月19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