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塑像在她工作了63年的地方落成,这将成为一座永不熄灭的精神灯塔,激励一代代教育人像李吉林那样,努力追求充实而幸福的教育人生。
我们知道,情境教育是儿童教育家李吉林1978年创立的,至今已有整整42个年头,为中国教育理论宝库增添了一笔宝贵财富,为素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为中国教育对话世界赢得了一席之地。
时至今天,我们应该向李吉林学什么?
做立于潮头、与时俱进的先行者。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实验始于改革开放元年,其后的40多年间,她一直十分关注国内外的教学变革、课程改革,并将其中的精髓融入情境教育的体系。正由于李吉林时时关注教育教学的发展动态,使得情境教育在每一次教改中都能走在前列,成为突破教育教学难题的有效途径。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专门提到在课堂要“重视情境教学”。
做勇于超越、永无止步的攀登者。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发端于语文学科,但她不满足于此,而是将其运用于各科教学,并逐步拓展到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情境教育。在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之时,李吉林又提出情境课程。近年来,她又敏锐地将研究重点放在儿童情境学习上。就这样,李吉林不断超越自我,将情境教育的研究一步步引向深入。
做勤于躬行、植根大地的践行者。李吉林在探索情境教育过程中一直没有离开一线、离开学校。在两轮情境教学实验中,她个人上过的各类研究课有近百节,走进青年教师的课堂听课评课就更多了。学校开展主题性情境活动,李吉林总是亲自谋划,亲身参与。因而她的理论是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土壤的,她是一位躬身力行的耕耘者、实践者。
做源于深爱、儿童成长的伴行者。李吉林对儿童的爱真挚、深沉,她提出的一切教改方案只为促进儿童的充分发展,只为给孩子一个幸福美好的童年。她用自己获得的奖金为学校家庭困难的学生订阅刊物,她生病后选择的是距学校一墙之隔的南通市中医院,所住病房的窗户面对校园,为的就是能看到孩子的灵动身影,听到他们的欢声笑语。
做乐于助人、甘为人梯的奉献者。李吉林特别关心学校青年教师的成长,在生前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她在花圃边、走廊里与青年教师谈心的身影。平时只要青年教师有事请教,即使手头的工作再紧,她也是立刻放下正在做的事为他们出谋划策。正是因为有李吉林的悉心指导,她的徒弟中已有十多人被评为省特级教师,有的已成为省内外颇有影响的名师。
做善于体悟、睿智深刻的思想者。李吉林经常告诫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勤思考、多体悟。在情境教育的探索过程中,李吉林从中国古代“意境说”中汲取营养,丰富情境教育的内涵,从脑科学中探寻儿童学习的内在机制。对于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她总是全面审视,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使情境教育一直沿着正确方向行进在通往理想教育王国的道路上。
情境教育是一座富矿,传承是最好的缅怀。我们要让情境教育惠及更多的少年儿童。
(作者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
《中国教师报》2020年09月30日第1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