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学一个月后又恢复居家线上学习,这打乱了学校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对于毕业年级的家长来说,他们担心孩子的学习进度落后、学习效果差、学习成绩退步等问题,影响中考成绩。凡此种种,毕业年级家长的焦虑心情可想而知。
学生小明的父亲告诉我,小明没有一点自觉性,晚上不睡早上不起。上网课时,老师辛辛苦苦讲课,他躺在被窝里爱答不理。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根本不做,只顾着聊天、玩游戏。上课时,老师让打开摄像头他拒绝,老师连麦他回答问题他也拒绝。我们一看他这样就忍不住吼他,他非但不改,还跟我们打起了“游击战”。眼看距离中考的日期越来越近,我们每天都特别焦虑。
小明平日是个既听话又认真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厌学情绪?一切结果皆有因。我和小明爸爸商量,先不要责备孩子,更不要把焦虑情绪传递给孩子,我先与小明沟通。
通过与小明的谈话得知,他最近觉得压力有些大,父母不理解,甚至误解他。他遇到问题会用手机查一下,父母就觉得他在聊天,对他发脾气。最初他会解释,后来索性任由父母训斥。
我找到了问题症结,第一时间与小明爸爸联系,告诉他孩子的心境和压力。这个时候,父母要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的表现多肯定、多鼓励,不可以在这个关键时期自己先乱了阵脚,焦虑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而且势必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家长要学习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再帮助孩子改善情绪。
两周后,小明爸爸再次与我联系说,最近一段时间孩子知道学习、作息规律,亲子关系也缓和了。有时,看似孩子的“不正常”表现,其实是家长的错误做法在作祟。经常性进行家校沟通、密切家校关系、及时协同家校育人渠道,既有助于缓解家长的焦虑,又能帮助孩子更好学习。
面对毕业年级家长的焦虑情绪,班主任首先要有同理心,理解家长的心情、了解家长的诉求,并给予家长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和帮助。家长之所以被各种消息困扰,很大程度上可能是没有这方面的信息输入,但又需要这类信息作为支撑。因此,要密切家校关系,教师就要将正确信息与家长共享。
家校之间进行真诚而坦率的交流,充分且对称的信息共享,以及经常性联系沟通是家校协同共育的基础。具体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拓宽“及时性”协同育人渠道,利用各种线上平台,与家长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宽渠道互动交流;二是精心策划、撰写班级反馈周报,向家长公开班级大事小情和孩子最真实的状态;三是通过有效沟通,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支持关系,从而使家长积极主动配合、协助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家校共育是一个持续沟通、努力的过程,对于毕业年级的学生和家长,家校深度共育更需要教师用心陪伴,用爱浇灌。
《中国教师报》2020年09月30日第10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