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且行且思

搅动一池“秋水”

发布时间:2020-11-11 作者:王小杰 来源:中国教师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永葆活力,一个团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新人的加入、新思想的碰撞,往往会引发“鲇鱼效应”,增加团队的活力。

近年来,我们语文团队也时不时有新人加入,这些青年教师思维活跃、标新立异,给了我很大的触动。

颖是交流来的年轻教师,她中文本科毕业,成为正式教师只有两年时间。之前她做过许多工作,其中包括语文课外辅导班教师。正因为颖复杂的经历和丰厚的中文底蕴,时不时就会有新点子产生。

一日,我们在一起交流,抱怨语文课堂效率不高,一节课只能解决很少的问题,颖不解地说:“李镇西老师说,语文是最适合自学的学科,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起到引领和夯实的作用,而课下的自学才是学生提升素养的最佳阵地。”

颖的话虽然理想化了一些,但是也给了我一定的启示:阅读与写作是语文素养的重要部分,这的确需要学生大量的课后阅读和积累。

该怎样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向课外要效率呢?这个议题产生后,我们全组成员交流碰撞了很长时间,初步定下了每日“四个一”策略:一次名著阅读,一次日记,一次读书感悟,一次课前5分钟时事或历史事件研讨交流。“四个一”方案提出后,学生的语文学习外延增大了,读写时间增多了,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也增强了,年终全市检测时我们以片区第一的好成绩证明了此举的有效性,并且这届学生直到毕业时语文成绩都名列全市前茅。

学语文是慢功夫,但不应该不下功夫,课堂的时间虽然有限,但如果充分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他们的语文能力怎能不提升呢?

除了颖,还有玉。玉是从高中过来的年轻政治教师。改科后,第一年与我们一起教语文,她对语文教学毫无经验可言。听了玉的几次课,语文知识常常出错,对教学内容的挖掘也很浅,令我们这些“老姐姐”忧心不已。但是令人惊讶的是,每次考试玉班里学生的成绩都名列前茅,这让我们惊奇之余不禁探索其根由。

几次探索后我们发现:玉的课堂上,学生特别爱发言,学生的回答无论对与错,玉总能以饱满的热情赞赏他们;玉的课堂气氛很好,她常常讲着这个语文知识,顺带讲讲相关联的事件,她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趣味盎然;玉的奇思妙想特别多,当讲到《三黑和土地》时,她就掏出手机给学生来一曲《翻身农奴把歌唱》;玉的课前准备很特别,总是和学生聊聊时事,用思辨的方式让学生头脑激荡……

看着玉与学生快乐“玩耍”着学语文,我们从开始的不理解、不认同,蓦然发现她在用本身敏锐的直觉触摸着语文课堂的根本——以声情并茂的朗读为触手,以激荡思维的讨论为媒介,让学生在看似宽泛实则积淀的文字中徜徉。

玉的“快乐玩耍”,玉的不遵循规则的快乐教学,打破了约束我们的框架之锁,令我们意识到,让孩子爱语文、爱语言才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年轻教师开阔的视野和自由的思维,往往会给我们这些“老教师”眼前一亮的点燃,启示我们要打破常规,搅动一池“秋水”,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妙趣。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荣成市第二十三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0年11月11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