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大家立场

与“问题生”一起成长

发布时间:2020-12-15 作者:杨春丽 来源:中国教师报

“问题生”无疑是一个令人头疼的存在,和谐平静的校园生活,往往因为他们的“搅局”而不断激起涟漪。因此,有的班主任会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问题生”,要么“扔包袱”,劝离本班;要么“开单间”、设专座,不让其与同学接触;要么“签合同”,师生达成协议,只要不捣乱,随便“问题生”做什么……凡此种种,令师生和家长疲惫伤神,问题却得不到有效解决。

我也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生”,但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从最初的气恼、着急,慢慢变得从容、接纳,因为我终于悟透了一个道理:教育首先是“人学”,“问题生”的问题虽然千姿百态,但他们渴求尊重、关心、平等的心态与常人无异。只有把他们当“人”看,研究人的心理、人的需求、人的弱点,对症下药,用时间这把“小火”慢炖,方见成效。

在长期转变“问题生”的过程中,我也获得了一次次成长和新生,最终找到了帮助“问题生”成长的三个关键词:

包容,对待“问题生”要有一颗包容心。是否“容”得下,不仅是对班主任修养的考验,也是对教育真心的考验。什么样的学生会分到自己的班级,班主任是无法选择的,莫如把师生相遇中的每一个沟沟坎坎都当成命运的恩赐。不能只烦恼“问题生”的问题,而要想到,正是他们的存在促使我们要经常琢磨解决问题之道,锻炼自己的口才辩才,还能从“问题生”的点滴进步中感受为人师的幸福。这个过程可以产生“鲇鱼效应”,使我们的教育生命充满挑战和激情,不会因惰性和倦怠而“窒息”。

融和,让“问题生”真正融入学校生活。马克思说,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每个儿童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对世界有好奇、有梦想,有与他人交往交流的需求,只是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缺少探索未知的基础以及追求梦想的自信。他们更迫切地需要融入集体,从集体中汲取养分、掌握方法、打好基础、建立信心。因此,班主任要做的不是把他们与集体隔离,而是要帮助他们在内心建立规则感、秩序感,在集体中寻找可以信赖的伙伴,在学习上分层分类指导,在班级管理中大胆赋予责任,给他们获得被他人信任的机会。

荣光,要搭建平台为“问题生”争取荣光。生命各有所长,教育者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擅长的领域找到尊严和自信。学生小文因学习成绩差,一度厌学逃课。我鼓励他参加学校篮球联赛,尝试一两次后,小文爱上了篮球,不仅训练积极,还代表班级上场比赛,不上场时也能主动为队友送水、看管衣物。小文因爱上篮球而爱上班集体,打消了不上学的念头。虽然学业成绩还有待提高,但我相信只要他坚持在班级这块土壤汲取营养,他的生命之花总有一天会悄然绽放。在我们班,学生因为发展兴趣爱好而反哺学习、提高学业成绩的故事并不少。这让我认识到,帮助“问题生”找到属于自己的荣光,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我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关键在于我们是否学会用不同的尺子衡量学生。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阳新县第二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0年12月16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