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20年,那些值得铭记的课改大事

发布时间:2021-01-05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年来,新课改风雷激荡,一个个典型事件不断推动这场深刻影响亿万学子的学习方式变革向前发展。梳理课改20年20大典型事件,难免挂一漏万,无法一一兼顾,只为回望20年来哪些政策、文件、事件推动我国初步构建了有中国特色、反映时代精神、体现素质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

1 新课改全面启动

以2001年6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出台为标志,新课改全面启动。2001年7月,教育部召开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确定了新课改的总体目标和工作策略,全面部署新课改的实验推广和师资培训等各项工作。2001年,首批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涉及小学3300所,初中400余所。2006年,全国范围内所有小学和初中一年级学生都进人新课程,新课改进入全面推广阶段。

2 “钟王之争”引发新课改讨论

2004年,王策三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发表《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一文,成为“钟王之争”的导火索。“钟”指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王”指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策三,两人都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在教育学、课程论等领域均有较高建树。二者主要是在新课改方向上进行交锋:一是对“轻视知识”“应试与素质”等知识观上的交锋,二是新课改理论方向上的交锋,三是新课改理论基础上的交锋。当新课改进入20年的时候,再回首看“钟王之争”,发现两位教授、两种观点之间所遵循的教育原则、所追求的教育理想其实是相同或者相似的,并无教育理念上的大差异。

3 新课改的“南京之痛”

2004年,南京高考本科录取人数比前一年少了600人,比例位列全省倒数。当年7月上旬,南京一家晚报以一篇《南京的“高考之痛”》引发了一场尴尬的全民讨论,而接下来的一系列“追问”引发了一场南京要不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的争论,一些市民通过打电话、写信、上访等方式向教育部门和学校表达自己的困惑、担忧和指责。此后,国内多家主流媒体也加入争论,话题多集中在素质教育和高考。

4 高中新课改全面推进

2004年,全国普通高中新课改在广东、海南、宁夏、山东4省份率先开始,同时颁布高中各个学科课程标准,到2007年秋季,全国共有16个省份实施高中新课程,2010年在全国全面推开。高中新课改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引导学校构建富有时代精神、体现多元开放、充满生机活力、多层次、可选择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教师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校的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5 素质教育大讨论、大调研

2005年,全国两会期间,4份由近百位数学家联合署名的提案呼吁要“立即停止数学新课程的实验”。在其他学科,包括教育理论界、课程界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激烈争论。2006年前后,教育部与中宣部、人事部、社科院、团中央等部门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年多的素质教育系统调研,分别就教育系统实施素质教育、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成才规律、青少年健康成长及社会环境因素等几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访谈和座谈。教育部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小学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等专题成立了专家组,委托国家统计局对7万多名中小学生、教师、校长和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査,组织中央各大媒体进行了素质教育大讨论。这次系统调研,特别是形成的《素质教育系统调研总报告》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结论,增强了各级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校长和教师对新课改的信心和决心,初步消解了一段时期以来学术界和媒体质疑、批判新课改带来的负面影响。

6 基础教育界刮起“杜郎口旋风”

2006年3月,《中国教师报》在头版头条发表《杜郎口中学的非典型教改》,在全国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此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各大媒体对杜郎口中学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产生强烈的“核聚效应”,在全国基础教育界引发一场“杜郎口旋风”。报道推出后,到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的人数剧增,由每天二三百人增至每天平均七八百人,最多一天来了1200多人。全国所有省份都有人到杜郎口中学参观,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瑞典的教育行政负责人和教师也到杜郎口中学参观交流。

7 高考引入综合素质评价,成为高校录取依据

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和宁夏4省份率先完成首批高中新课改,当年高考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记入档案,供高校招生录取参考。随着改革范围的扩大,又有天津、福建、安徽、辽宁和浙江5省份在制订高考方案时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重要的录取依据。此后,随着越来越多省份开始课改后的“新”高考,综合素质评价引入高考成为高考改革发展的趋势,综合素质评价由此进入更多人的视野。这种“高考成绩+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新高考模式是由单一考试向多元评价转变的有益尝试,体现了人才培养和选拔的规律。

8 “国培计划”改变中国教师

2010年7月,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暨“国培计划”启动实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标志着“国培计划”全面启动实施。所谓“国培计划”,即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中央财政首次投入5.5亿元专项资金,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国培计划”10年来培训各级各类教师超过1600万人次,有力提升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和新课改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

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指导性文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坚持以人为本,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切、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体现了党中央对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发展任务一一进行阐述,并对人才培养体制、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10 北京十一学校课程改革引发媒体“围观”

2014年2月27日上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首次搬进一所学校——北京市十一学校举办。北京市十一学校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相结合的课程体系,让4174名学生“一人一课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成为新世纪以来众多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普通高中学校的代表和典型,其改革经验获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11 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颁布

2014年7月5日,教育部公布了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共有417项成果获奖。该奖项是中国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的最高奖项,每4年评选一次,2014年开展首次评奖。教学成果奖强调教学的核心地位,成果必须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从获奖成果的地区来看,既有发达地区、中心城市,也有许多来自西部欠发达地区;从学段来看,小学、初中、高中、幼教、特教均有代表性改革项目获奖;从学科专业来看,获奖成果涵盖了几乎全部基础教育领域的学科专业;从研究主题来看,包含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教学理念创新指导、教学改革实践和某一学科范畴内的教学改革实践;从教学成果研发、实践检验周期上看,获奖成果的研发、实践检验周期均在4年以上,周期超10年的成果占46%,更有一批实践周期长达几十年的经典教学成果。

12 从“选分”到“选人”,高考制度迎来最大变革

2014年9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提高选拔水平。《实施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从“选分”到“选人”,高考制度迎来几十年来最大变革。作为自恢复高考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2014年起分3批扎实推进的高考综合改革,无论是完善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大力推进高职分类招考,还是启动高校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其目标指向都十分清晰——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查要求,构建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

13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出炉

被称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教育界“热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出炉。2016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这项历时三年权威出炉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作了详细阐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其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14 三科统编教材所有年级、所有省份“全覆盖”

2017年秋季学期,义务教育三科(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正式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学期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普通高中三科统编教材2019年秋季学期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已覆盖20个省份,2022年将实现所有省份“全覆盖”,到2025年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此前在这三个科目上使用的各种教材将告别课堂,成为历史。普通中小学三科教材实现统编统审统用,有力推动了立德树人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贯通起来,形成一体化人才培养格局,统编教材的最大特色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以及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其中。

15 高中新课程方案和标准发布

2018年1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于2018年秋季开始执行。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优化了课程结构、强化了课程有效实施的制度建设。强调普通高中教育不只是为升大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同时,适当增加了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各学科首次凝练提出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精选、重组教学活动,提出考试评价的建议。同时,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

16 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方向,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意见》从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调整创新思政课课程体系、统筹推进思政课课程内容建设、加强思政课教材体系建设等方面就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提出具体要求,为培养新时代思政课好教师指明了方向。

17 新时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行动指南”发布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第一个聚焦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文件,是新时代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纲领性文件,对各级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具有“行动指南”和“刚性落实”的意义。《意见》提出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任务。一是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二是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三是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四是深化关键领域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条件;五是加强组织领导,为新时代提高义务教育育人质量提供坚强保障。

18 《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

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第一个关于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明确了改革目标,到2022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进一步健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全面实施,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基本完善,科学的教育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基本建立,师资和办学条件得到有效保障,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指导意见强调构建全面培养体系,从突出德育时代性、强化综合素质培养、拓宽实践渠道、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提出要求。指导意见提出,各省(区、市)要结合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制定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2022年前全面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19 三位课改先锋获评“人民教育家”

2019年9月,于漪、卫兴华、高铭暄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这三位教育专家都是各自领域的“改革先锋”。于漪曾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这一观点,推动了语文教育界在“人文性”上达成共识,写入教育部新颁发的全日制初中、高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卫兴华提出的许多理论观点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特别是在与时俱进推动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化、现代化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努力。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奠基者高铭暄在刑法学体系结构、刑事立法、犯罪构成、刑事责任、死刑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有颇多建树,他全程参与了新中国刑法立法工作,经历了一条艰辛的从“六经注我”到“我注六经”的学人之路。

20 克“五唯”痼疾,《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出台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强调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并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方案明确提出“三不得一严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方案提出,坚决改变用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做法,创新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评价办法。

《中国教师报》2021年01月06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