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局长专栏

“三个课堂”为“拔节孕穗期”护航

发布时间:2021-04-27 作者:刘卫红 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教体局局长 来源:中国教师报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积极探索途径,以创新“三个课堂”为抓手,着力优化立德树人的教育生态环境,为学生“拔节孕穗期”护航。

厚植家国情怀,创新党史学习红色课堂。党史学习进校园不能枯燥说教,必须贴近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尊重中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只有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才能让英雄形象丰满起来。“学”字走深,创新开通“党史学习小喇叭”,开设“党史微课程”,让红色课堂活起来;各学校相继开辟党建文化长廊,按照时间线展示党的奋斗历程,做到无处不教育,处处皆党史。“悟”字做实,排练“英雄课本剧”,开展“寻访老党员、老英雄、老模范”和走进百家村惨案纪念馆、129师司令部旧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新”字开局,从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开展“做时代孩子,当时代接班人”演讲比赛,厚植爱党报国情怀,切实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

感悟家乡巨变,打造生态文明绿色课堂。复兴区地处邯郸市西部,近年来正由原来的工业园区向绿色园区、生态园区转变。去年以来,省园博会和市旅发大会相继在复兴区召开,既为生态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学生提供了生态课堂。立足自身生态优势,复兴区多措并举厚植学生绿色生态文明意识。

校园外“以绿培绿”,把身边的生态资源变成活教材。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开展了“逐梦童年 点亮复兴”“万名师生进园博”研学旅行等系列活动,全区万名师生大手牵小手,一起享受生态建设的成果,进一步激发了“爱祖国、爱家乡、爱自然”的情怀。

校园内见缝插绿。现在的孩子缺乏劳动锻炼,“小胖墩”越来越多。针对这种情况,各校积极创建“绿色校园”,见缝插针开设“农趣园”“耕读乐”,打造生态功能园角,引领学生“分五谷强筋骨”,不断提高劳动技能,有力促进了学生劳动习惯的养成和素养提升。

凝聚教育合力,家校携手共建连心课堂。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精神,我们在全面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助力全区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上作出不懈努力。

一是深推家校共建机制化。更新理念,把家校共育作为家庭建设和学校发展的行动逻辑。复兴区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家校共育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家长学校建设工作的实施方案》,逐渐形成了区域家校共育的长效机制。

二是深推师资素质专业化。着力打造专业师资队伍,为家庭教育提供科学指导。区教体局积极为家庭教育师资队伍提供各种学习机会,定期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开展讲座,组织各类研讨、沙龙活动,进一步提高对家长的指导水平。

三是深推课程建设融合化。家校共育课程是校本课程的延伸与补充,通过分级授课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和家庭教育观念,激发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与支持。如岭南小学作为全市朗读协会成员单位,把学生和家长共读一本好书作为抓手,评选“妈妈好声音”,在家长中掀起了朗读热。复兴小学开设“银发课堂”,有针对性地指导爷爷奶奶科学带孩子,切实解决代沟问题,前来报名的家长爆棚……目前全区各校家长学校开办率达到100%,家长报名率在85%以上。

《中国教师报》2021年04月28日第1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