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悦读·话题

轻松“玩”文字

发布时间:2021-07-13 作者:黄吉鸿 来源:中国教师报

读何夏寿先生的新作《天天当助理》,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幽默的语言——东西难吃“像嚼了一万遍的口香糖”;牛老师生气,脸上的肉会“飞抖”;妈妈的眼睛哭得像灯笼……读到这样有趣的句子,令人忍俊不禁。

书中有几段文字我印象特别深刻,对卖葱饼胖大妈的动作描写逼真、精准,拟声词的使用极具现场感,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写白小易“放屁”,更是一种言语表现的大胆突破和“叛逆”,充满了俏皮感。

在另一本著作《爱满教育》里,何夏寿提到了一种与生活、习俗、方言等联系起来说文解词的方法“讨彩头”,学名叫“谐音”。他自小就学会了这一语言技巧,为人师后还专门带学生学习过这一专题。在《天天当助理》中,这一方法被何夏寿运用得淋漓尽致、得心应手,比如“口头禅”和“口头馋”,“烟酒”和“研究”,“近朱者赤”和“近猪者吃”,以及“您拨打的电话是空号”和“宁波打的电话是空号”等。幽默的语言像原野之花似溪涧流泉,不断绽放,令人叹服。

何夏寿有一种驾驭语言的特别本领,将一些耳熟能详的名句稍加修改,幽默自来。比如,“胖男生像一匹饿了千年的狼”,添加“千年”一词,这是“节外生枝”成幽默;老舍在《北京的春节》写道:“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何夏寿在本书中写“书包差不多是个微型图书馆”,这是“移花接木”生幽默;诗人岑参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何夏寿笔下,变成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蜘蛛开”,这是“古为今用”也幽默……

幽默的语言给这本书涂上了一层“欢乐的果酱”,散发着一种诗性、智慧的光芒。幽默让批评不尖锐,让道理不枯燥,让故事更精彩,让真情有趣味,也让不可爱的人变得可爱。正是凭借幽默的语言艺术,何夏寿把一本关于严肃教育话题的儿童文学作品写得举重若轻、亦俗亦雅。

我默默地想,有趣的故事要由有趣的人来讲述,有趣的人拥有有趣的灵魂,有趣的灵魂才会轻松“玩转”有趣的文字。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幽默的文字百读不厌。

作家韩小蕙说,幽默的人必须具有真正的大智慧,因为幽默是从大智慧的内核绽放出来的花朵。何夏寿的幽默源于对学生、对语文教学、对教育事业的痴心和无比热爱。他轻松、自在地“玩”起了文字游戏。他是诗人,是作家,是儿童,是一个有趣的成人,更是一位有着炽热情怀的小学语文教师。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教育教学发展中心)

《中国教师报》2021年07月14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