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2021年3月19日 星期五 天气晴

愿世界对你温柔以待

发布时间:2021-09-28 作者:徐 雯 来源:中国教师报

开学第一天,班里转来一个文静的女孩,她叫赵婧姝。“婧”多才也,“姝”美好也,多么有寓意的名字。可不久赵妈妈就给孩子请了长假,寻问缘由,她只说孩子被同学欺负过,怕见人。

治疗一段时间后,婧姝来上学了。眼前的她低头不语,一双手不停地揉搓着,身体微微颤抖,无措又恐惧。我拉起她的手,她的手心冰凉。

或许是手心的温度让婧姝感受到了老师的善意,她平静了许多,断断续续地讲起自己的过往。

小学六年级时,婧姝被同学欺负,回家告诉了妈妈,妈妈却说她不懂事,找理由不上学。从此婧姝选择了忍受,认为小学毕业就好了。没想到,初中上了一所寄宿学校,当同寝室一个女孩被欺负时,深有同感的婧姝选择了帮助她,结果两个人都被孤立。这次婧姝没有告诉妈妈,因为她要学会“懂事”。

我情不自禁地抱住婧姝说:“一切都会好的,相信老师!”妈妈的电话打断了我们的交谈,我站起身,用轻松的语气说,“走,我们去找妈妈”。一路上,我拉着婧姝的手,虽然谁也没说话,但我能感觉到她很安心。

婧姝坚持上学已有半个月,这半个月里,我每天早上都会在走廊里与她“偶遇”,然后一起进班。平时,我会安排一些小事让婧姝做,创造她与同学接触、合作的机会。老师与同学的热情、真诚温暖着婧姝,她主动与我打招呼,主动与同学一起玩,上课时也抬起了头。

孩子面对校园欺凌时,往往求助于最亲近的人,比如家长。如果家长不能给予支持,他们的境遇就会很难,心灵会受到创伤,他们会选择逃避、沉默甚至伤害自己。班主任与家长要帮孩子找到出路,找到安全与尊严。比起身体上的创伤,心理上的创伤是无形的,我们不应让校园欺凌成为孩子“隐形的伤痛”。

(作者单位系辽宁省鞍山市第二中学)

(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中国教师报》2021年09月29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