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追寻阳光下的幸福

发布时间:2022-01-05 作者:周 虹 来源:中国教师报

“双减”成为2021年绕不过去的一个热词。在“双减”政策下,很明显的变化是,绝大多数学生因为参加2小时的课后服务,使得在校时间达到9-10小时。如何升级拓展性课后服务质量,将放学后教育的“空白期”变为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可为期”?这成了摆在学校管理者面前的一道新的思考题。

于是,我向学生、家长、教师要答案,我们开发了课程博览会了解学生的需求,开展家长访谈征询教师建议,“怎样的课后服务是孩子需要的”?在头脑风暴中我们逐渐找到了答案:在校延长的时间里,我们希望学生真正动起来,能充分自主活动,释放儿童天性;希望学生真正玩起来,能亲历活动,展示多元个性;希望学生真正乐起来,能身心愉悦,提升综合素养。

这样的课后服务应该具备怎样的特点?如何真正让学生从课桌上的学习转向阳光下成长?学校的创始团队经过一番唇枪舌剑般的讨论,最终认为“活动一小时”拓展性课后服务特色活动应该具备“三大”创变,即大混龄、大活动、大场域。“大混龄”强调特色活动打破年级界限,让儿童根据兴趣、能力相融;“大活动”应该有主题,以自主活动、同伴活动、集体活动为主要方式,力求每课时均以活动为主;“大场域”则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和工具为辅助,除教室、课桌之外,自然环境、生活环境都成为活动场域。

据此,我们策划设计了“活动一小时”,开发了“智·探”“创·玩”“趣·仿”“悦·动”四大类活动,提升学生的愉悦度、自主性、思考力和成长值,为学生搭建零负担的课后学习场。

于是,每天下午4:30,全校学生手拿个人课表,在4大活动类别、128项活动中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深度参与。顿时,幸福河小学校园里激起五彩浪花,流淌花样幸福,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私人定制”活动。看,“趣·仿”类活动中的“我是小交警”正在火热进行中,自主选择本活动的五六年级学生走进交警大队,跟着执勤的交警叔叔,通过沉浸式体验的方式了解交警工作,跟随交警学习基本的交规知识和手势动作,一招一式有模有样。小组同学交互练习、互相纠错,不断掌握指挥交通的技能。随后的30分钟时间里,学生则穿上制服,与交警共同参与公路“执法”,进行文明劝导,贴出“爱心”罚单……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与此同时,我们还引入了高校资源、专业资源等社会资源,全力保障学生动起来、乐起来。

如果说开齐开足国家课程是给学生个性成长的“正餐”,我想学校自主开发的校本课程就是给学生的“加餐”,是留给学生的幸福专属底色,而这128项拓展性特色活动则是“下午茶”时间给学生的个性“营养餐”。作为办学者,做好“营养餐”,让学生更多走出教室,走到阳光下,享受个性成长的新生活,这是2021年我们为学生作出的努力,也是基层学校深化课改的延伸探索。我们需要不断挖掘更多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基因,让校园成为学生的成长场、生命场。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杭州钱塘新区幸福河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1月05日第16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