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同行观点

读懂学生的“深层情绪”

发布时间:2022-10-25 作者:张文秀 来源:中国教师报

高中生遭遇成绩下滑、学习受挫,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情绪在所难免。但是如果得不到及时缓解,很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如何才能有效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受年龄、阅历、家庭、遗传等因素影响,高中生尤其是高一新生在许多情况下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面对挫折时他们常常本能地让“表层情绪”走上前台,而让真实的“深层情绪”隐于幕后。

面对表现异常的高中生,班主任读懂他们的“表层情绪”,理解他们的深层感受尤其重要。如当孩子考试成绩屡次落后于不如自己的同伴时,他们往往本能地启动诸如哭泣、发怒、破坏、伤害等自我保护机制,掩盖因为担心父母批评、老师冷落、同伴看法等产生的内在焦虑。

读懂孩子“深层情绪”,沟通才能直抵内心。面对孩子本能的“抗逆”自保情绪,家长切忌动辄拿“别人家孩子”盲目攀比、用传统的体罚暴力相向、用习惯性威胁持续恐吓。

班主任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定期与家长沟通,开展家庭教育。二是给班上每个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随时关注他们的表现。三是对部分特殊学生适时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孩子产生不良情绪时,多么及时、有效的教育引导都比不上让孩子自己拥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此,班主任不妨结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开足开好心理健康课,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拥有应对负面情绪的力量。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高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10月26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