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大家谈

教师发展要走好“四步棋”

发布时间:2023-06-13 作者:齐胜利 来源:中国教师报

教师队伍建设因其发展的特殊性,有别于其他行业,需要“慢工出细活”,任何急功近利式的教师培养之路都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与人的成长规律。因而,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要坚持人文化、柔性化、专业化、个性化发展原则,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类发展。一所学校的教师,因教育、文化、年龄、学科等背景不同,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面对一个多样化背景的教师群体,如果按照同一模式进行培养,必然会出现部分群体不适应的状况。为此,建议学校在摸清教师相关背景的前提下,制订出宏观的教师队伍分类培养方案,在各类培养方案中,再结合教师个人的特点,细化个性化的教师专业化成长路线,让每一类教师都有专业发展的认同感,让每一个教师都有跳一跳实现目标的信心与能力。

通过教师队伍分类培养的方式,既满足了不同类型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求,又为学校整体发展提供了梯级化专业教师队伍,是一种双赢的培养模式。

着眼成长效益,细化引领措施。教师队伍建设总离不开专业化的引领。教师成长过程中专业化引领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外部的专业化引领,二是内部的专业化融合。

外部的专业化引领主要通过学校的专业发展制度来实现,如专家学者的讲学、青蓝结对、观摩课和研讨课的交流等,从外部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创造有利发展条件。内部的专业化融合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谈的,当前的教师专业引领更多是单向的,即引领者只关注我提供了什么,却少有人问津被引领者需要什么。专业化的引领应是双向互动的,只有被引领者在专业上真正获取所需,专业化引领才算落地生根。

突出人文关怀,落实柔性管理。作为知识分子群体之一的教师,有着这个群体固有的特质,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管理措施实施方式,在刚性制度之下应更多落实人文化柔性管理。

当我们面对一群有思想、有个性的教师,需要通过工作、生活上一些细节的人文关怀,让每一位教师真正感受到学校的关注、关心和尊重,减缓对学校规章、制度等刚性管理的抵触情绪,逐步实现从表面认可到内心认同,直至实现自觉行动。一旦教师真正认同了学校发展思路,一定会积极主动投身于专业成长之中,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管理上的困局也会迎刃而解。

注重科学发展,落实激励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在教师专业化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功利化的评价必然会导致教师在专业化成长过程中走短视、功利、恶性竞争之路,其结果首先是伤了学生,其次是伤了教师,最终造成学校的办学理念沦为一句空话。发展性的评价则注意人的发展性,关注到评价的多方面因素——不只注重结果的评价,更注重过程中的评价;不只注重刚性的指标评价,更注重柔性的激励评价。因而,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要加强教师的发展性评价,突出激励与发展,关注教师成长的行动与轨迹,尽可能淡化甄别与标签化。

功利化的评价导向短期内有可能会营造出一片繁荣的发展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校的发展之路会越走越窄。如果采用发展性评价,随着一点一滴的发展积累,教师素养越积越厚,学校的内涵自然也会越来越丰富。

(作者系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小学数学教研员、特级教师)

《中国教师报》2023年06月14日第1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