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语文阅读精准教学的新场景

发布时间:2025-04-29 作者:李伟娜 来源:中国教师报

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基于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分析与智能推荐算法,AI能够精准匹配个性化阅读资源,动态追踪学生的阅读行为并提供即时反馈,优化阅读策略,促进逻辑思维与文本解读能力的发展。本文将从智能推送资源、互动引导阅读与自主调控进程三个角度,探讨AI如何精准匹配文本资源、优化交互式阅读体验,并构建自适应学习路径,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

智能推送学习资源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依托智能系统,精准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并使学生自主调控学习进程。系统通过分析学生的阅读轨迹、理解深度和学习反馈,智能推送与课文相关的拓展资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内在逻辑。通过个性化推送的学习资源,学生能够在课文学习之外拓宽知识面,增进文化理解力。教师则可结合系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升分析、归纳、推理等阅读能力,从而稳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在讲授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5课《琥珀》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利用智能系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拓展资源,如《大唐西域记》《天工开物》等文本,帮助学生理解琥珀在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比较此类文献理解琥珀的文化价值。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智能系统提取课文中的关键句子,如“这种树脂慢慢变硬,埋藏在地下,经过千万年的演变,就形成了琥珀”,并推送同义改写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词语运用与语言表达能力。

技术赋能互动模式

AI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实时分析学生阅读行为数据,识别其认知盲区与理解偏差,为教师提供动态调整教学策略的依据。AI系统可以根据学生对文本的批注、问题回答和讨论记录,生成个性化互动问题链,引导学生从字词理解逐步向批判性思维进阶。初始阶段聚焦文本细节与逻辑关联,逐步过渡到观点论证、作者意图推断及跨文本对比,最终引导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进行价值判断或创新迁移,形成“理解—分析—创造”的进阶路径,实现思维梯度的提升。在教授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6课《飞向蓝天的恐龙》时,课前,教师可以借助AI系统根据学生预习时的文本批注和问题反馈,推送差异化任务:对字词理解薄弱者,提供“恐龙演化关键词”动画解析;对逻辑分析能力强的学生,则设计“化石证据链推理题”。随后在课堂上,AI可实时提取学生讨论中的关键词生成分层追问。同时,通过AI模拟的3D化石挖掘平台,学生可分组操作虚拟实验,标注恐龙骨骼与羽毛特征并上传分析报告,系统即时生成对比图,直观呈现演化阶段的形态差异。这种技术赋能的互动模式,使学生在具象化探究中提升科学文本的理解、分析与迁移能力,同时深化对科学思维方法的认知。

自主调控学习进程

人工智能系统依托智能反馈机制、阅读行为分析与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实现学生自主调控阅读进程,提升长效阅读能力。智能反馈机制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动态评估,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词汇掌握、逻辑推理能力进行量化分析,并提供即时性调整建议。在执教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时,教师可以利用AI系统精准检测学生对文章细节的理解深度,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自动推送相关段落,帮助学生理解“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洁白的流苏如画”等关键词。同时,AI系统会通过眼动追踪与停留时间分析,识别学生在理解过程中存在的难点,推送个性化提示,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本中的描写。

人工智能技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深度应用,为学生的阅读思维培养与能力提升提供了精准化、个性化支持。智能推送资源优化了阅读输入,互动引导机制强化了阅读理解与思维训练,自主调控系统则提升了学生的长效阅读能力与自学能力。未来,人工智能将在多模态语义分析、自适应学习系统及情境化阅读体验方面进一步发展,使阅读教学更加智能化、精准化。

(作者单位系北京市大兴区大兴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4月30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