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河南理工大学

党建领航强赋能,驱动新型测绘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5-04-29 作者:成晓倩 程 钢 殷 楠 来源:中国教师报

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驱动下,测绘地理信息领域迈入智能化时代,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支撑。河南理工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精心构建“厚基础、重素质、强能力、促创新”的“1+3+4”测绘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党建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引领作用,全面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烈的新型测绘类创新型人才。

党建引领,筑牢青年学生思想根基。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学校秉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理念,构建高质量党建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同频共振、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党建+”思政育人格局,筑牢青年学生思想根基。一是党建+育人文化,以建设全国党建标杆院系为契机,学校依托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学校官网、公众号等新媒体矩阵,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北斗精神和测绘精神,厚植浓厚校园文化氛围,将创新理念、专业情怀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思想;二是党建+师德师风,学校充分发挥党支部和学科团队“领头雁”作用,重点培育支部书记和核心学科团队“双带头人”、师德师风标兵等,打造师德师风建设新样态;三是党建+课程思政,学校深度挖掘测绘类课程思政元素,借助微视频、图片等载体,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和爱国情怀。

专创融合,夯实创新实践理论根基。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使命。学校创新打造空间思维、逻辑思维、哲学思维、跨界思维和创新思维“智德五维融通”专创融合课程体系,全方位夯实学生创新实践理论根基。一是优化课程体系,学校秉持“厚基础、重素质、强能力、促创新”理念,新增创新创业课程和多门跨学科专业课程,科学构建通识通修、专业基础、专业实践、创新创业、开放选修五大模块,着力培养新型测绘类人才;二是强化专业实践,学校实施“理论精讲、实践强化”教学模式,构建“基础实训—综合实验—专业实习”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专业认知—工程实践—创新实践”进阶式能力培养;三是凸显课程思政,学校深度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构筑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中国系列课程、综合素养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为主干,跨学科专业课程为支撑的立体化课程体系,使思政教育“润物无声”。

科教融汇,铸就创新人才培养基石。切实推进科教融汇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力支撑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突破口。一是以科汲思,学校从国家级科研项目中汲取新思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实时更新课堂内容,同时要求毕业设计科研类选题比例不低于70%,确保知识前沿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二是以科创行,学校开设第二、第三课堂,建设高标准创新创业实验室,并依托院校重点科研平台鼓励学生开展创造活动,助力学生掌握科研方法、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三是以科合业,学校实施学业导师制,组建科研兴趣小组,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等,明确创新目标,培养学生的科研协作能力和创新创业素养,为其今后的职业发展筑牢基础。

赛教融合,破除精英教育发展藩篱。通过赛教融合,学校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提升能力的舞台,也为教师提供了检验教学效果、优化教学方法的契机。学校积极构建“校—省—国”三级协同竞赛体系,努力破除精英教育发展藩篱,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一是校赛促学风,学校以举办校级测绘技能大赛和空间信息软件应用开发大赛为基础,多元化宣传、拓展参赛“面”,实施“学徒式”“传帮带”训练模式,促进学风建设;二是省赛练实力,以河南省测绘技能大赛、河南省国情调查大赛等为支柱,学校构建“承上启下”的竞赛衔接机制,实现“以赛促学、以赛强技”,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三是国赛创品牌,学校聚焦全国大学生测绘学科创新创业智能大赛等专业级别高、影响范围广的赛事,推动“校企”联训,打造品牌亮“点”。

产教融合,激活实践能力强劲引擎。学校充分发挥产教融合在人才培养中的引擎作用,通过“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一是校企人才共育,学校携手领军企业共建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课程群,创新“实操虚测”教学模式,融合“实景+虚拟”技术,革新线上线下混合实践教学模式,破解复杂外部环境实践教学难题;二是校企过程共管,学校推动企业全程参与教学大纲修订,确保企业导师授课比例不低于30%,同时校企共建实习基地,每学期可容纳500余名学生开展实习,企业技术骨干全程参与实践指导,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衔接;三是校企成果共享,校企共建实践基地、修订教学大纲、联建师资队伍,打造“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协同育人平台,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与智能化时代需要,河南理工大学将持续深化“1+3+4”测绘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测绘类人才培养高地,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中国教师报》2025年04月30日第1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