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力量

发布时间:2025-05-12 作者:宋雨洮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教育既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也是激发乡村内生动力的核心引擎。5年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教育局紧扣“义务教育有保障”核心任务,以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为主线,聚焦控辍保学、资助保障、资源均衡、人才培育、优化布局等领域,探索出一条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控辍保学确保义务教育“一个不能少”。通过“一生一案”“动态监测”机制,安定区落实控辍保学常态化机制,有效实施联控联保,充分利用控辍保学监测平台和落实月报告制度,强化控辍保学动态监测,通过摸底及比对核查,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和在校学生均无辍学发生,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同时,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确保政策家喻户晓,做到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到生;强化部门大数据比对和信息共享,全力保障符合受助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资助政策,确保学生资助政策精准落实,不冒不漏。

精准化配置教育资源筑牢办学根基。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安定区积极落实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学前教育、东西部协作等各类项目资金,总计投资8.2亿元进一步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下大力气解决城区学位不足、农村办学条件相对滞后等问题,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助力。

重构学校布局提高机构质效。根据乡镇区划、人口分布和学生大幅度减少、“空壳学校”增多的实际情况,安定区对学区机构进行调整优化,将小规模乡镇学区就近撤并到中心乡镇学区,将原有的白碌等19个学区优化撤并为6个,在“大学区”管辖区域内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实施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的整体办学,实现了教育机构编制资源的聚拢重组,有效提高了乡村教育资源利用效率。

多措并举锻造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在师资队伍建设层面,区教育局通过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自2021年起已累计为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资金4828.2万元,有效提升了乡村教师的生活待遇,切实稳定了乡村教师队伍。在教师补充机制方面,依托特岗计划招聘与人才引进等方式,不断为乡村教育注入新鲜血液。在推动教师资源科学调配方面,持续深化“县管校聘”改革。自2021年起,通过该机制调整教师达141人,促进了乡村教师队伍结构的合理化。同时,高度重视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借助“国培”项目、网络培训、外出学习及邀请专家入校指导等方式,全方位开展教师培训工作。

联动式优化教研方式提升研训质量。积极搭建城乡联动发展平台。一方面以城区学校为基地,建立22个城乡联盟共同体,实施“蹲点式”教研,帮助乡村教师准确理解课标,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建立6个学区教研中心,以“大学区”集团中心校为基地,构建形成“大学区”管理理念、课程资源、教师资源、集体智慧、成长路径、质量研判、精神文化“七个统一”的教研形式。各基地(教研中心)广泛开展集体备课,有效解决教师备课水平不高和薄弱课程专业教师短缺问题。

5年来,安定区教育局通过创新“大学区”治理模式、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实施“立体化教研联动”等举措,成功破解乡村教育“空心化”“弱质化”难题,实现义务教育巩固率100%、乡村办学条件达标率98%,为乡村振兴注入教育力量。

(作者系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中国教师报》2025年05月14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