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懵懂 启迪 奋进

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三部曲

发布时间:2025-05-13 作者:胡正萍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4年,我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踏入了四川省彭州中学,成为一名地理教师。

11年间,我从一名初出茅庐、青涩懵懂的教学小白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成熟教师。回望这段成长历程,恰似一首由“懵懂、启迪、奋进”交织的成长三部曲。

懵懂:初出茅庐,茫然失措

工作之初,我一心扑在听课、备课和上课上,每天从早到晚忙得像个陀螺。然而,当一天的工作结束,我却发现并没有留下太多实质性成果。如今回想起来,主要是因为当时教学经验不足,不懂得如何将繁杂的教学事务进行精细化管理,只是一味重复、机械地做事,没有掌握高效的工作方法。每次备课,我会花大量时间在资料收集上,却没有对这些资料进行有效筛选和整合;每次听课,我只是简单地记录教学流程,却没有深入思考教学技巧和方法;每次上课,我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任务,从未深入思考如何让教学更有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的工作方式,不仅让我身心俱疲,教学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紧接着,一个又一个现实问题如潮水般向我涌来,教学中的困难、与学生沟通的障碍、对学校教学体系的不熟悉……这一切让我的挫败感与日俱增,对未来的道路感到茫然无措。我不知道自己该从何处着手,该如何规划自己的教学生涯。

那段时间,我找不到前行的方向,常常在夜深人静时反复问自己“为什么选择当老师”“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我能给学生带来什么”,这些问题像一团乱麻紧紧缠绕着我,让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之中,甚至一度认为自己不适合这份神圣的职业。

启迪:向师而行,豁然开朗

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茫然和忙碌后,我逐渐意识到自己必须作出改变、寻求突破。

幸运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得到了来自多方的帮助和指引。一方面,我的高中地理启蒙老师钟首慧精心引领我走上了正确的方向,她建议我“吃透教材,手写上课思路,多听同组老师的课……”另一方面,学校大力推进“结对帮扶,梯队建设”的青蓝工程,为我安排了彭州地理名师张廷荣作为我的师傅。在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我开始找到教学的节奏和方法,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后来,我还有幸受到焦黎、段玉山、罗怀良等专家的点拨,他们让我对地理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的教学方向变得更加明确。

更为关键的是,我可以随时随地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彭州中学作为一所传统名校,汇聚了众多名师,初中地理组更是卧虎藏龙,多位在业内享有盛誉的教师在此耕耘。从那以后,只要师傅、同组老师和我的课时间不冲突,我就会自备小板凳,全神贯注地聆听他们的每一堂课。

在听课过程中,我不仅学习他们的教学内容,更注重观察他们的教学方法、与学生的互动方式以及课堂管理技巧。有时,我还会观摩学习其他学科的示范课,从不同学科的教学中汲取灵感和营养。一学期下来,我写了厚厚的三本听课记录。闲暇时间,我还花大量时间提升自己的写字、板画等教学基本功。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热爱学习、善于学习,更要学会提问、勤于思考。因此,每上完一堂课,我都会深入研究课堂上的每一个环节,仔细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存在不足。

同时,我主动向师傅和同组老师请教,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还将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整理成教学反思,这样不仅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还为我打开了课题研究的大门。我主持了成都市青年教师专项课题《基于案例教学的初中生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研究》,同时参与多项成都市、彭州市课题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科研能力。

为了向优秀教师看齐,我相继加入了彭州市陈小玲名师工作室和成都市王桂玉名师工作室。在两位工作室主持人的引领下,我对地理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科研水平、教学能力随之上了一个台阶。2021年,我被新疆师范大学学科教学(地理)专业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现已顺利毕业,在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上都有了质的飞跃。

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我的教学思路变得越来越清晰,教学方法也越来越明朗,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奋进:砥砺深耕,逐梦前行

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我逐渐意识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是提升个人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工作的头几年,哪里有赛课活动哪里就有我的身影。在备赛的过程中,我会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反复打磨每一个教学环节。比赛中我全力以赴,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风采。

通过一次次比赛,我不断结合自身的短板,参考专家的建议,吸收他人的长处,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进行改进和优化。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多次荣获县、市、省、国家级说课、微课、精品课、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同时,为了能给学生提供更丰富、优质的知识,并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我一直保持阅读的习惯。我会阅读大量有关地理教育教学的书籍、期刊,从中感受先进的教育理念,领悟经典的教学技巧,掌握最新的教研、科研理论。偶尔我也会轮换阅读育儿类、文学类、社科类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通过大量的阅读,我的理论素养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为此在教育教学成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多篇论文发表在各级各类学术期刊上,多次获省市级和国家级奖项。

随着荣誉不断到来,我并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深感惶恐。我开始反思自己奋进的目的,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成绩和个人的获奖,更应该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自身的长远发展去考虑。

于是,我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努力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新年时,我以爱之名给学生送上“新年寄语”,没想到登上微博热搜,被多家媒体争相报道。改编的教学视频《地理DISCO》在“腾讯视频”播放量达1000多万。为让更多学生受益,我邀请学生结合地理参与编写歌词,极大地增加了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始终怀揣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美好憧憬,同时拥有“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的坚定干劲。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我也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能有“我想试试”的决心,“若前方无路,我便踏出一条路”的勇气,突破困境,实现从小白到成熟教师的蝶变。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彭州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5月14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