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上课记

初生牛犊赛课记

发布时间:2025-05-20 作者:胡文东 来源:中国教师报

在我的书柜里放着好几本影集,其中有一本看似普通却让我视若珍宝的影集——它是我参加一次赛课活动荣获二等奖的纪念。每每翻开它,那段充满激情与勇气的赛课经历便如电影般在我眼前一一回放。

那是1989年10月,我任教于重庆市丰都县红星乡中心校。这所学校除了管理中心校各年级的教学工作外,还负责管理多所村小。在当时为数不多的年轻教师中,一部分是中师毕业生,另一部分则是接替父母参加工作或代课的教师。

当学校接到要选一名教师参加片区小学语文优质课比赛的通知后,赛课的任务便落在了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头上。说实话,中师毕业的我虽然教学已经3年多了,也上过几次公开课,但参加这样高规格的赛课活动,着实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心里难免有些忐忑。

当时,我教的是四年级语文,自然而然地在这一册教材中挑选课题。经过反复斟酌,我选中了叶圣陶先生的诗歌《瀑布》。

原文如下:

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上岸滩/又像阵阵的风吹过松林//山路忽然一转/啊,望见了瀑布的全身/这般景象没法比喻/千丈青山衬着一道白银//站在瀑布脚下仰望/好伟大呀,一座珍珠的屏/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

这是一首饱含深情的写景诗,生动地描绘了听见瀑布声音、远看瀑布以及近看瀑布的不同情景,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无比热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加上题目一共119个字,韵味十足,读起来朗朗上口。也许正是这首诗篇幅短小且优美动人的特点,让我觉得能够在40分钟的课堂里轻松引领学生走进瀑布的世界,去感受美、欣赏美,于是我果断地选定了这一课。

选定课题后,我便全身心投入备课。除了仔细研读教材,我还反复钻研教学参考书上有关这一课的教材分析和教法指导文字,还把学校订阅的杂志上所有关于这一课以及诗歌教学的文章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除了这些参考资料,再没有其他可以学习借鉴的备课资料了。

那个时候,学校的教研氛围相对薄弱,每周只在星期一放学后集中开一次全乡教师例会,其余基本没有教研活动。所以,从选课题、备课到试讲、修改教案、准备必要的教学用具,都是我一个人独立完成。学校领导没有要求我一定要取得怎样的成绩,我也就没有过多的心理负担。没有人陪同,我就怀揣着一本教材“单枪匹马”前往几十里外的赛课现场。

抽签确定上课顺序后,一位和我曾经认识的老师得知我要讲授《瀑布》一课时提醒我:诗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和体会,上公开课不容易上出效果。这位老师比我教龄长,教学经验更丰富,我能真切感受到他话语中的真诚关切。而那时距离正式上课还有两天时间,我又是最后一个上场,时间还算充裕,于是,我大胆决定——“临阵换课”,改上同一册教材里的《我爱故乡的杨梅》。在旅馆里,我将自己封闭起来,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文的钻研中。手中仅有的一本教学参考书成了我最得力的助手。我开始另起炉灶,重新备课……

记得正式上课时,我仿佛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心中没有丝毫紧张。这节课究竟是怎样设计的,课堂上的具体情形如今已经记忆模糊,但有一句话却清晰地印刻在记忆深处。当我临上讲台时,一位素不相识、年过半百的老师微笑着对我说:“你是最后一个上课了,你来收头结个大瓜!”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力量和支持。

后来才知道,这次比赛是县里小语会组织开展的“我的课堂教学”活动的片区竞赛,旨在选拔一名优秀教师参加全县的比赛。那位给我鼓励的老教师正是丰都县教研室的教研员。

赛课结束,主办方当众宣布赛课结果的那一刻,所有人都为之惊讶——我获得了第二名。听说我的得分与第一名相差甚微,虽然最终无缘参加全县的赛课,但我的内心充满了满足和喜悦。我深知,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自己,更属于那些在背后给予我指点和鼓励的人。

30多年的教师生涯中,我上过无数的公开课,参加过许多次赛课活动,但唯有这第一次赛课的情景始终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它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明白,只要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勇气,即使面对未知的挑战,也能收获属于自己的精彩。

(作者单位系四川省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5年05月21日第1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