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00后”教师的策划酝酿于今年暑假前——还未开始放假,已经传出不同学校关于教师值班、巡河的要求,教师敢怒不敢言;与多位教师交流,大家对“00后”教师不墨守成规印象深刻;再联系一段时间以来网友对“00后整顿职场”的热议,我们萌生了可否做一期关于“00后”教师策划的想法。
征稿发出后,投稿者众多。不同投稿者几乎都提到了“00后”教师不听话、不服管等“叛逆”表现,“与之前的教师截然不同”——这种观点更多来自管理者。而一般教师,既在某种程度上希望“00后”教师为大家出头,打破学校管理系统陈旧之处,又感觉工作中的“00后”教师“有点不好相处”。对于这种差异,“00后”教师怎么看?本次我们选择了一位“00后”、云南省禄丰市第一中学教师何玉的文章。仅看文字,就可以感受到“00后”的锐气和坦诚。
刊发不同代际教师的文章,并非为了批评谁、表扬谁,更不是为了表达效果激起不同代际教师之间的冲突。真正的目的有二。
一是希望不同代际教师之间真诚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70后”教师冯琛看到了“00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让创新自然生发;“80后”教师刘小蔚讲述了她与“00后”李老师的故事,新老教师处理问题的不同方式让她意识到不是新教师“躺平”,而是缺乏方法指导;“00后”教师何玉有明晰的价值观、教育观,同时也看到了自己需要向前辈学习之处。这种双向互动让教师队伍更稳定也更具活力和生命力,正如冯琛老师所写:每一代教师都曾被质疑是“叛逆者”,也终将成为被超越的“传统派”。教育的进步不在于一代人“战胜”另一代人,而在于不同教育世代如何在保留核心教育价值的同时协力应对时代挑战。
充满变数的时代,成熟的经验和蓬勃的创造力都不可或缺。
二是希望学校管理多一些灵活变通和人文关怀。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学校管理不当而冲上热搜的事件时有发生,有针对学生的“以举报代管理”“强制剪短发”“过时不能上厕所”等奇葩校规,也有针对教师的暑假出游不能发朋友圈、必须手写教案等死板规定。我们希望通过对“00后”教师的关注,借助他们带给管理者的冲击,引导管理者重新思考:学校需要怎样的管理模式,管理者如何解放思想、保持敏感,教师需要什么支持,学生需要怎样的学习环境;更希望通过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的思考,让教育中的“人”被看到,而不是将对“人”的关注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中——无论学生或教师,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恰如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叶丽雨的观点,帮助“00后”教师走好职业生涯第一步,同时也引导学生走好人生每一步。
教育场域中的代际对话与创新实践正随着“00后”教师的入场展现出新的活动,推动着教育生态的深层变革,其影响已远超“职场整顿者”的娱乐化标签,呈现出更丰富的专业内涵与社会意义。当传统教育的厚度碰撞创新实践的锐度,这种动态平衡恰恰构成了教育演进的内在动力。未来教育的希望,或许就蕴藏在这群“不安分”的年轻教师与管理智慧碰撞产生的火花之中。
《中国教师报》2025年09月17日第3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