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蒋亦丰 通讯员 陈伯渠)最近,浙江诸暨市民陈勤奋开车送儿子上学,一路9组红绿灯竟全是绿灯!一开始,陈勤奋以为是自己时机把握得好。后来得知,这一路畅行得益于市交警部门设置的“爱心绿波”。
“爱心绿波”指的是在指定交通线路上,车辆按照设定速度行驶,每到达一个路口正好遇到绿灯。
这项民生工程源自市民的一张意见条:孩子就读暨阳分校,接送上下学要经过最热闹的环路段,每天都担心堵车迟到、回家太晚,实在煎熬。后来,交警大队制作了500余份市民意见表,反馈结果显示,学生上下学拥堵的问题突出。
在走访城区8所学校后,交警部门得出结论,上下学及晚自习放学时段,与常规高峰期并不重合,可以通过科学化设置红绿灯来解决这一问题。于是,“爱心绿波”交通信号灯规划被提上日程:根据学校所处位置,协调相应路段,让家长一路绿灯到达学校或回家成为可能。
经过846趟来回测试,调配310多条支路、调整1672次设备,交警部门最终确定环城北路、东二环、西三环、陶朱路等4个路段共60余公里路线,每天6:30—7:30,15:30—16:30,20:30—21:30三个时段,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把车速控制在每小时55到65公里,就可以一路绿灯。
同时,交警大队的民警每日都会坐镇指挥大厅,针对早上、下午及晚上三个时段校园周边交通情况进行实时分析反馈,一旦发现哪个路口的时间差存在问题,就立即作出适当调整。
据悉,从本学期初运行至今,4个路段在相应时间内车辆停车次数减少了53%,行车时间节约了14%。
《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24日第2版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