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叙事教育创造有温度的德育

发布时间:2018-12-13 作者:王维审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几年,中小学师生冲突常见诸媒体,冲突原因也逐渐趋向于“低起点”:学生不愿意学习,教师恨铁不成钢,心急之下行为略有失当,于是发生冲突;学生不遵守纪律,教师正常履行管理职责,严格要求之下抵抗暗涌,于是发生冲突。甚至,在看似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学生也可能主动“挑衅”师者尊严。

冲突的起因,可以归结于德育本身。也就是说,这些看似偶发的个案,从本质上揭示了现行德育的一个焦点问题:德育的正面强化要求与学校德育的强制灌输手段之间的矛盾没有获得根本性解决。如何既能保证德育的正面强化效果,又能避免学校德育的强制灌输方式,已经成为当前道德教育亟须解决的一道公共难题。

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一难题,首先要解决的是教育外在价值引导与学生内在自主建构之间的矛盾,也就是要构建一种能够让学生乐于接受的学校德育模式。为此,笔者认为,可以在德育中引入叙事教育。这里所谓的叙事教育,就是遵循故事精神,以故事的教育性融入为手段,发掘内隐于故事内容及叙事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对学校德育方式进行叙事化设计与提升,实现学生自主成长。

叙事教育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叙事写作。教育叙事的基本范式可以概括为“故事—反思—主张”,教师通过叙述有意义的教育事件,引发个体深度反思,提出自己的教育理解和主张,从而获得教育经验,引发心灵成长。二是叙事课堂建设。“故事叙述—情感诱导—自主建构—自我成长”是叙事课堂的基本环节,故事叙述是基础,情感诱导是策略,自主建构是手段,自我成长是目标。三是叙事课程开发。课程化是叙事教育落地与推进的主要策略,是教师在具备了必要的叙事反思能力和叙事课堂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对学校教育理念进行叙事化改造的课程建构。叙事写作、叙事课堂、叙事课程是叙事教育的三大实践模块,相互支撑、彼此联结,共同构成了叙事教育的实践体系。

叙事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促进人的自觉成长”,包括教师的生命成长和学生的生命成长。一方面,通过教师的专业叙事,教师可以在不断总结经验得失中获得专业能力成长,并在生命叙述中获得精神上的富足与丰盈,实现教师基于自觉的生命成长;另一方面,通过对课堂和课程的叙事化改造与提升,以情感体验为主要追求,形成以帮助受教育者实现自我建构和主动成长为手段的教育策略,建构一种有意义、有温度的柔性教育范式,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自觉与成长自觉。比如,叙事课堂通过讲述故事来营造教育环境,以心灵对话、情感体验和情景感悟为主要教育策略,遵循“感触—感动—感悟”的情感内化历程,锻造出一种直抵学生心灵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指向的是生命的自觉、主动成长。

叙事教育的课程化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无痕德育的理想追求。比如,“我喜欢你”叙事教育课程,根据被表达人的不同,分为教师篇、学生篇和亲子篇,让师生、家长在讲述真实故事的基础上,彼此走进内心,唤醒美好、善良和自尊意识。

运用叙事教育的德育实践模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描述:一是以故事为载体,通过故事营造的教育环境来引发教育的契机,让故事以更加隐蔽的形式触动学生的心灵。二是以叙述为途径,通过对故事进行形式多样的加工和改造,让故事以更加鲜活的力量开启,走进学生心灵。三是以共情为特点,通过故事情境的再造和对故事情节的渲染,让故事感化和引导学生的心灵。四是以重塑为目的,通过对故事教育价值的柔性植入,让学生在故事中内化并建构道德观念,升华心灵。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教体局)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13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