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湖南民族职院附小15年坚持劳动教育——

孩子在劳动中悄然改变

发布时间:2019-04-02 作者:本报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刘秋泉 陈文静 陆阳 来源:中国教育报

坐落于岳阳的湖南民族职院附属小学有“一大怪”,不大的校园,教学楼里却有一个占地200平方米的厨房。把厨房搬进学校,专门教小学厨艺,在湖南的小学里可谓开了先河。不仅如此,木工、手工、种菜、缝纫、刺绣等“旁门左道”的课程也被搬进民院附小校园。他们还不拘囿于小小的校园,而是把触角不时地伸向身边的社会,开展四季郊游、悦途研学、清风义工、慰问关爱敬老院老人等社会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该校早在2004年就开始了。近年来,他们系统地把劳动教育理论化、课程化、生活化,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劳动技能,让每一个家庭都成为劳动基地,让每一个领域都成为劳动资源,劳动教育成效显著。

一位校长面临的教育难题

这是五年级的一堂厨艺课,上课内容是学做一盘辣椒炒肉。

在小组合作中,毛宇栋自告奋勇当起了掌勺。洗菜、切菜、放油、下锅、翻炒……在小组另外三名同学的帮助下,一盘辣椒炒肉出锅了。

“以前在家里是小皇帝,什么都不做,现在什么事情都抢着做。”毛宇栋的变化让家人感到欣喜。

毛宇栋的变化,是很多孩子的缩影。早在2002年,校长方少文就在全校开展了学生家务劳动情况调查。这次调查发放了361份问卷。调查发现,全校有一半的孩子不喜欢做家务劳动,许多孩子连叠被子、整理房间、洗红领巾等简单的家务活都很少主动做,四、五、六年级的学生每天的平均劳动时间分别为17分钟、15分钟和11分钟。

这种状况让方少文陷入了思考:“我在年少时,经历过一段学工学农又学军的时光,田里劳作、放牛、打猪草、砍柴、做饭……这些劳作给了我最早也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教育。”看到现在的学生普遍是白天上课、晚上作业、周末补课的生活状态,作为一个基层教育工作者,方少文感到一定要做点什么,改变这种状况。

劳动课成为必修课

方少文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学校的楼顶开辟了一个菜园,让学生轮流体验劳作的乐趣。2004年,学校又开展了“周末我当家”“食堂我当家”“我是小交警”系列活动,同时在不同年级开展缝衣服比赛、穿戴比赛、钉纽扣比赛……

15年过去了,民院附小的劳动教育从没间断,还有了新的内容和内涵。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和需求,学校开设了一系列劳动教育课程,一、二年级引入陶艺课,三、四年级设置了电工、木工、缝纫、刺绣等课程,五、六年级有厨艺课。进课表,进课堂,有专门的教室、专业的教师,这些劳动实践课已经在民院附小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每门课程都有各自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

到了期末,学校还要求每个孩子制作视频以供抽检和分享。最后,每个孩子的劳动作业将得到一个整体评价:平时检测70分,视频汇报40分,社会实践和义工活动占5分,最终结果将计入《小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纳入期末“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评比。劳动作业不合格则一票否决。

同时,学校开展“我是劳动小标兵”“我是劳动小能手”系列评比活动,在校园橱窗、各个班级群进行展示。2017年六一儿童节,全校2373名学生,有1314名学生分别获得“劳动小标兵”和“劳动小能手”称号,占全校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每个家庭成为劳动教育基地

为了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民院附小的每个孩子每一天都有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劳动作业。劳动作业分为三部分:完成个人自理劳动、分担家务劳动和参与社会实践及义工活动。

学校将劳动内容进行了细化。以三年级为例,每个孩子的个人自理劳动包括把衣服分类放进洗衣机清洗、叠衣服并把衣服整理好放进衣柜、收拾自己的房间、整理出行的行李物品、叠被铺床等。家务劳动包括准备菜单、写购物清单、学会切菜、做旅游攻略、煮饭、大扫除、照顾弟妹、学会烧水泡茶等。社会实践及义工活动则包括清理“牛皮癣”广告、打扫公共卫生、田间劳动、职业体验,等等。

家长成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参与者、监督者和评价者——学生每天都要填写劳动作业情况记载表,家长点评签字后上交班主任。期末时,家委会根据每周情况统计表,汇总学生一个学期的劳动作业并给予评价。

“要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实现365天全面覆盖,最关键还是在家庭。”该校副校长张文玉告诉记者,经过16年的劳动教育实践,劳动教育的观念已经深入每位家长的心中。

改变,在悄悄发生。148班学生周俊伟、周俊豪的母亲对此深有体会。去年生日那天,她下班回家,一打开门就发现两个儿子做了一桌子饭菜,并摆好了水果拼盘,点上蜡烛,唱着生日快乐歌……就在那一瞬间,她热泪盈眶,她深有感触地说:“从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到现在的懂事与孝顺,看似简单的劳动教育,带给孩子的独立、自信、自强是一生的财富。”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02日第7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