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我想让人们在井盖上跳舞

发布时间:2019-04-21 作者:余琳 胡晓钢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一直以来,女儿简简都很害怕井盖,生怕一不留神就掉进去了。每次出门遇到井盖,她都绕着走。2018年盛夏,一则网络消息让简简对井盖的恐惧更甚——一名幼童不慎掉入未盖好井盖的井里,妈妈跳入井里救人遭遇不测。

我们想帮助简简正确面对恐惧,于是有意识地尝试就“井盖”的话题和简简开展一系列研究性活动。

简简发现,我们家附近的路段井盖特别多,于是开始进行研究。最终我们选取从家里到简简奶奶家这段近300米的路程作为研究范本。在一次去奶奶家的路上,通过分工合作,我们对路途中看到的各类井盖进行计数并统计。最终发现共有65个不同种类的井盖,其中污水井盖和雨水井盖最多,并通过百度了解到污水井和雨水井较深,达到了3米。

发现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分析问题的环节也必不可少。面对这么多深达3米的井,简简的恐惧加深。我们开始着力思考井盖的安全问题。

“走路不看路,是掉下去的最大原因。”简简一脸笃定地告诉我们。

于是我们开始一起探讨“怎样才能不掉下去”的方法,最终得出三种方法。

方法一:井盖的材料更坚硬一些,永远不会坏;

方法二:修理井盖的叔叔经常检查;

方法三:在井盖下面加一个网,像渔网一样。

这三种方法得到了大家的逐一肯定和分析,但我们对第三种方法更感兴趣——像渔网的网应该长什么样?用什么材料更好?

我们一起为这个像渔网的装置起了一个名字,叫“二层安全装置”,并讨论出最好用不容易被腐蚀、经久耐用的材料。

设计好二层安全装置,我们一起把创意画在纸上。

到这里,我们和简简关于井盖的讨论已经历时近两个月。经历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有了很大收获,但如果到这里就结束,似乎意犹未尽。

走在路上,我们发现井盖依然有破损,路人依然害怕,我们想到的好办法却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不能改变井盖的现状。简简表示很遗憾,瞪着大眼睛希望我们能想到更好的办法。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靠我们的力量是不够的,可以把我们的思考提供给政府,让政府解决这个问题。”我对简简说。

“什么是政府呀?”简简一脸疑惑。

“政府就是管理我们生活的城市,能够帮助我们所有人解决生活问题的部门。我们给政府相关负责人写一封信吧。”我拍拍简简的头说道。

我带着简简来到了邮局,并在邮局买了信封和邮票,和简简一起完成了一封图文并茂的建议信。简简亲手贴上邮票,封上信封,投递到了邮箱里。

10天之后,我们收到了地方政府的回信。地方政府派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幼儿园感谢简简,并告知简简政府已经对城市各区域的雨水、污水井盖进行了排查,有损坏的及时进行了修理,并已开始进行“井盖防坠网”的加装。这位负责人询问简简,可以先从哪里加装。简简镇定地回答:“可以先安装在人多的地方,比如广场。”当问到简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时,她害羞地说:“我想让人们可以在井盖上跳舞,但又不害怕。”

这是一次关于日常生活问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对于5岁多的孩子,我们不能低估他们的学习力和分析理解能力。他们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可以透过井盖,让孩子自主辨识井盖上的文字;也可以透过井盖,让他们认识下面四通八达的管道;还可以透过井盖,让他们了解城市供水、排水、排污系统……

这样的探讨和学习不仅能让孩子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得到较好的锻炼与发展,同时,成人也能在教育路径上获得新的思考。

当然,我们更希望孩子明白,以己之力,可以影响和改变社会。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教师进修学校;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平小学)

《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21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