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名师工作室如何开展跨界教研

发布时间:2019-05-08 作者:王姣姣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年来,名师工作室的兴建成为一种热潮,各地区各级各类的名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然而,随着名师工作室运行时间的推移,与其启动之时轰轰烈烈的气势相比,许多工作室却在后来的发展运行中“泯然众人矣”。

    名师工作室发展为何遭遇瓶颈

在我看来,名师工作室应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研究为核心,应建成集教师培养、培训、教研、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跨区域、跨学校的教师合作学习共同体。目前,很多名师工作室只是其中的名师名声在外,而名师工作室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肯定远离了名师工作室创立的初衷。那么名师工作室发展遭遇瓶颈的原因何在呢?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对工作室职能与运行方式等方面的认识与研究不够,未能突破传统教研模式的藩篱,未产生有影响力的教研成果。

吉林省名师工作室自2011年启动以来,本人一直负责相关的运行管理与研究工作,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近年来在名师工作室的建设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实践与思考。

如何破解名师工作室发展困境?创新应当是一条有效路径。在这种背景下,吉林省名师工作室逐渐摸索出“跨界与链接”的教研新模式,同时也作为“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积累了一些研究成果。“跨界”是指名师工作室的教研活动打破学段与学科的界际领域,开展跨学段与跨学科的同课异构。跨学段强调的是教学设计的多样性与衔接性,跨学科强调的是问题解决的整体性、联系性与辩证性。“链接”是指名师工作室之间打破各自小圈子的壁垒,相互围绕共同的主题进行交流与合作,建立起跨学段、跨学科的联合教研模式。

    跨学段同课异构,建立纵向链接

跨学段同课异构,是围绕同一主题,小学、初中、高中的名师工作室联合进行课堂教学,目的是让教师不再囿于自己任教学段,打破学段边界,充分了解其他学段在讲授同一主题时,其教学设计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例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初中思想品德、高中政治学科课程现已统一变为“道德与法治”,在这种背景下分别来自小学、初中、高中的三个吉林省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了“核心素养视域下法治精神培养”的跨学段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旨在探讨核心素养视域下如何准确把握道德与法治教育侧重点及教学策略,做好小、初、高三个学段的有效衔接。教学主题围绕“依法参与”,根据小、初、高三个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分别从依法参与社会生活、依法参与经济生活和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三个方面设计并上课。在三位教师的授课过程中,小学、初中学段的教师看到了高中课堂的深度,初中、高中学段的教师看到了小学课堂的活泼灵动,小学、高中学段的教师看到了初中课堂在这两个学段中间起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这次跨学段的教研活动,给教师带来了别样的体验与收获。第一,反思效应。教师坐在现场听课,都期待能听到让自己兴奋的好课,捕捉授课教师灵动的教学闪光点,品味三位同课异构教师瞬间迸发的智慧。兴奋之余,教师会问自己:“他怎么做得这么好?我要是有这个机会,能不能做得同样好?他怎么就没让这个问题错失过去,怎么就能和学生的思维零距离对接?我怎么就没发现?”这些问题的反思与破解,其实就是在找寻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思考三个学段教与学的差异,探寻三个学段教与学的方法、技巧和规律。第二,衔接效应。在每个学段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都能找到这节课与其他学段课堂之间的链接点与融通点。小学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会想着初中、高中学段需要的是什么,小学能为初中的教和学做些什么,怎样才能聚沙成塔、打好地基。其他学段亦是如此,做好衔接,相互成全。第三,成长效应。工作室成员都是潜在名师,渴望成长,而榜样示范就是最好的成长引领。

    跨学科同课异构,实现横向链接

跨学科同课异构是以问题解决为核心,强调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是以学科为基础又跨越单一学科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例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设计的“中国文化中的梅花”一课,由语文、美术、生物三个学科的四位教师共同授课,分别从人文、艺术、科学三个层面探讨中国文化中的经典意象——梅花,旨在打破学科的本位视角,让不同学科在同一“场”中进行多元碰撞与对话,让学生在跨界学习中形成对梅花的全方位认知。这节课在设计上以建构主体性为核心,依托经典意象“梅花”,打通主体与客体之“隔”、现代与古典之“隔”、科学理性与人文情怀之“隔”。“原来知识可以这样学、这样想!”这是学生上完这节课的最大收获。跨学科同课异构就是要突破学科边界,站在培养人的高度进行思考,促进学生的整体全面发展。

再如,小学语文和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联合开展的跨学科同课异构,教师先从寻找两个学科的知识结合点与融通点入手,确立了“面对挫折”这一共同主题,围绕主题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选择教材中的《尝尝苦滋味》一课,语文教师选择《走进史铁生》一课。两位教师分别执教。听课时,成员重点关注在讲解同一主题时,不同学科教师都是怎样讲的?选取了何种角度?采用了哪种方法?讲解到什么程度?课后,大家共同分析这两节课分别在自己学科内部的“链接”与学科外部的“链接”,一方面,立足学科,分析这节课在学科知识体系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可以从学科教学角度进行哪些知识拓展;另一方面,跳出学科,分析这节课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关联性与整合性,促进学科教师之间从知识到技能、方法等方面的相互借鉴与补充。这种做法打破了学科教学的界限,有利于教师建立课程综合化的思维,同时也颠覆了学生传统的认知模式,使学习不再受到原有学科边界的限制,有助于帮助学生构建起丰富完整的知识体系。

(作者单位:吉林省教育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08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