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挖掘历史教学中的德育资源

发布时间:2019-05-30 作者:张宏 来源:中国教育报

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代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要让每一堂历史课都立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养,立足于立德树人。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处于人生“拔节孕穗”的重要期,上好各类德育课程无疑是塑造青少年“三观”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由于历史学科自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何做到在历史教学中精心设计,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实现德育功能,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当下,中学历史教学仍然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不少中学历史教学的客观效果却显得不尽如人意,以灌输现成的、过时的历史知识为主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显然并不能受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青睐。本应在开启学生思辨能力、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方面大有可为的历史教学,变成了单纯的知识点死记硬背,这显然有悖于历史教学的初衷。

历史教学核心素养培育的关键,在于对学生人格、人性的养育,其中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尤为重要。2018年8月,习近平主席在写给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贺信中指出,“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历史学是一门深邃而古老的基础学科,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性、人格教育素材,历史学科的德育目标在历史教学实践活动中显然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古今中外史籍浩如烟海,仅就中国历史而言,历代才俊以卓越的英姿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风貌,树起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历史教学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应该充分发挥这些育人资源的作用。这就要求广大历史教师应当强化德育教学,提升德育能力,挖掘历史教学中的德育资源,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结合历史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锻造成的一种优秀文化传统,历史课程显然是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最为生动的教材,通过对于历史的深入学习, 真正激发学生对祖国的深切之爱。

中华文明几千年不曾间断,处处蕴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丰富素材。通过学习四大发明、汉唐盛世、大运河、都江堰、丝绸之路、《甘石星经》等,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通过学习不平等条约签订、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可以激起学生的民族自尊心;通过学习14年抗战、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两弹一星”、神舟飞天、成功举办奥运会等,可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学习具体史实中的爱国主义内容, 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一个人只有把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才可能真正实现自身的价值;懂得爱国主义就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提高自身的才能,方能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道理。

结合历史教学进行明辨是非教育

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历史史实中既有出于正义、保家卫国的杰出历史人物,也有背信弃义、为后世民众所唾弃的民族败类。对此,历史课应该充分利用英勇历史人物的凛然大义、坚贞不屈,来引领青少年的价值判断,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通过励志人物司马迁等人的事迹,帮助学生们建立不轻易放弃的抗争意志;通过奸佞权臣秦桧等人的奸诈卖国换取名利的行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善恶、美丑观念;通过学习李时珍等人不畏艰险的治学理念,帮助学生养成严谨规范的行事风格;通过学习历史中的普通民众为生活而坚忍负重,帮助学生体会曾经的民生艰苦,学会珍惜伟大时代给予我们的幸福生活。

结合历史教学进行人格素养教育

名言警句,可以明事理。学习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可以让学生从中体味丰富的处世哲理。道德素养的范围广泛,谦虚谨慎、勤奋上进、克己奉公、尊老爱幼、遵纪守法等德育素材,均可以在历史教学中找到鲜活事例。比如,在讲到孔子等谦逊好学时,应该让学生体会“不耻下问”之意;在讲到欧阳修等分秒必争、勤于学问时,应该让学生体会“马上、枕上、厕上”之意;在讲到商鞅等开拓进取、勇于变法时,应该让学生体会“治世之道,不法古”之精神;在讲到霍去病等保家卫国时,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豪迈;在讲到司马迁的隐忍时,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气概;在讲到袁隆平等为科学而探索时,应该让学生体会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总之,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 充分发掘历史学科中的德育素材,利用这些中华民族数千年传承下来的优良品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教化,进而不断完善自我人格。

“教育是人的灵魂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思想品德教育是新时代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灵魂,要让每一堂历史课都立足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养,立足于立德树人。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历史学科特有的德育资源,让学生在每节课的学习过程中,都能受到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润物无声地实现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

(作者单位:吉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中国教育报》2019年05月30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