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马锐雄名校长工作室

研训与真收获真成长零距离

发布时间:2019-06-12 作者:马锐雄 来源:中国教育报

■名校长工作室建设②

“别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这是时下非常流行的一句话,于名校长工作室建设而言,亦是重要提醒:在开展各项工作之前,需要首先明确并找准关键,不应让校长在繁忙工作之余参加诸多没有实际意义的活动,而应让校长们在工作室中有真收获、真成长。

我所主持的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成立于2010年,三期共培养入室学员10人。工作室以专业引领为抓手,以教育研究为载体,以建立优秀人才成长的培养机制为重点,充分发挥名校长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创设中青年骨干校长成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较高管理水平、良好师德修养、厚实专业素养、较强创新能力的骨干校长队伍。

    理念明确:新认识、新目标

随着工作室活动的不断开展,我结合社会发展与改革教育新趋势,不断更新工作室发展理念。

在首期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运作时,我立足当时实际情况,将工作室理念定位为“合作—交融—发展—创新”,并确定工作室阶段目标,制定相关制度。在第二期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之时,我梳理前期思路,重新将工作室理念修改为“培养出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科学管理水平、良好师德修养、厚实专业素养、较强教改创新能力的有教育家情怀的骨干校长队伍,推进成员学校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成员学校走特色发展、品牌发展之路”。到第三期广东省名校长工作室时,经过两期的探索与内化,结合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发展背景,我将理念更新为“面向未来,为教育创新发展赋能(德能、智能、体能、艺能、技能、创能),培养能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的名优校长”。

所谓名校长工作室,旨在发挥名校长的辐射作用,培养出更多的名校长,这首先便需要对“名校长”有更深刻、清晰的认识。

作为主持人的我,不断丰富自身对“名校长”与“好学校”的认识,并将其内化为工作室的价值引领。所谓名校长,须是品格高洁、品行高尚、品位高雅的“大先生”;具备教育人文情怀、敬业精神、专业态度和与时俱进的教育视角;拥有思想家的真知灼见、企业家的经营思想、改革家的创新精神和建筑家的设计理念。

工作室建设则须博采众长,兼顾特色。于是,我提出自己关于“好学校”标准的见解:校园美好,即崇真尚本、向善尚美、公正有序、活力自然;主体幸福,即教师发展有内生动力(唤醒投身教育改革的自觉意识,激发不断进取的内生动力),学生成长有幸福体验(构建活动丰富的魅力校园,提升内心充盈的幸福体验);办学成功,即内化为学校文化、教师风范、学生素养,外化为学校特质、教育行为、教学成果。

    行动设计:针对性、标准化

工作室结合自身实际,讨论确立了工作室理念、工作室目标、工作室室训和“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工作室实施方案”“工作室考核制度”“成员自我分析报告”“个人成长规划”等规章制度;科学规划、精细设计,设计并开展了自主研修、专题研讨、跟岗学习、学校诊断、课题研究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培训活动,做到“规定动作做到最好,自选动作有所创新”。工作室在每期的行动过程中形成了具有针对性的特色:

第一期:首创“扬长教育”,使研究学习案例化。工作室为入室学员开设了“优质学校成长案例研究”“优秀校长成长案例研究”“张扬个性,办特色高中”“‘扬长教育’模式研究”等十多个培训课程,并以深圳市布吉高级中学优质发展为案例,通过建立坐标系,为学员提供鲜活范本。入室学员通过跟、听、看、观、访、思等学习方式,探寻布吉办学成功轨迹。此外,工作室还携省、市、区专家团赴学员学校现场调研,对症下药,突破发展瓶颈,挖掘办学特色。

第二期:提出五项标准,使学校诊断系统化。工作室除了开展常规的跟岗培训、专题研修等活动外,还进一步加强对学员所在学校进行诊断指导的力度与系统性。汕头市翠英中学是工作室第二期学员学校,也是汕头市区一所规模较大的完全中学。学校虽已取得不错成绩,但受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因素制约,发展遭遇瓶颈。工作室进行学校诊断时,采用“无缝对接、全面覆盖、重点突破”的办法,将工作室成员按工作性质分成三个诊断小组,分别针对校长、分管副校长、教师三个群体对象,就学校管理、团队建设、教育教学等进行交流问诊,提出解决方案。针对翠英中学以及中国当下学校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要求,我和工作室成员校长不但就校长工作定位及管理艺术、教师团队建设及专业提升、信息化建设、资源科学配置等具体问题做出详尽解答,而且提出指导改进意见并提出新形势下学校发展和评价五项标准,帮助学校走出高原期。

第三期:梳理培训流程,使六大环节体系化。这一期校长工作室的重点是打造更为完整的校长工作室培训体系。经过梳理,工作室明确六大培训环节,促进学员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包括:集中研修与互动交流、自主研修与网络学习、专题调研与热点聚焦、课题研究与学术研讨、学校诊断与学校改进、经验总结与成果推广等。

    培训联动:真情境、真课程

工作室的参训主体包括“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校长培训“影子培训”项目跟岗学员、我所主持的名校长工作室入室学员与网络学员、深圳市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班学员、龙岗区工作室学员及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后备干部培养对象等各级各类培训学员。国家、省、市、区、校五级联动,联合培训,协同发展,是本工作室的一大特点。由于承担着国家、省、市、区、校等各级培训工作,在繁重的培养任务中,我逐步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培训方式,形成有特色的工作室培训风格。

一是建立团队,大力培养培训师。校内名校长工作室成员,既是学员又承担培训课程开发任务。结合各自工作内容和特长,学员校长分别开发了教师专业成长课程、课题研究课程、教学管理课程、时评阅读课程、劳动教育课程等,最终打造出一支各人有专长、课程成体系、效果有保障的培训师团队。

二是管理与专业结合,让名师参与培训。将学科人才与管理人才的培养结合起来,让引进的正高级、特级名师担任学员的学习指导教师,有效促进学员管理与专业齐头发展,培养符合未来教育需要的复合型教育管理人才。

三是多校区联动,提供培训情境和案例。我所在的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是龙岗区首个涵盖小学至高中全学段集公办、民办于一体的教育集团。因此,集团各校区依照自身办学特色,创设“智慧校园”“外国语特色校园”等多种培训情境与案例,将具体的学员校长培养任务放在真实的办学情境之中。

工作室培训内容整合以往成功经验,生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六大培训课程:素养课程、管理课程、科研课程、技术课程、规划课程、创新课程。

借助联动培训与特色课程体系,不少入室学员所在学校成长为区域性名校,而入室学员校长也被评为广东省“南粤优秀校长”等。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工作室将立足卓越案例,发挥团队力量,让入室校长与工作室形成学习、研究、实践、成长共同体,继续深化课题研究,推广教科研成果,尽快缩小广东省校长与其他教育强省校长在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方面的差距,延伸培训课堂,做到培训有期,学习无期。

(作者系广东省深圳市龙城高级中学教育集团常委书记、总校长)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12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