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人工智能与教育双向赋能

发布时间:2019-06-29 作者:王素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人工智能与教育”专家系列笔谈之三

人类社会正处在一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正在重构世界产业与经济生态,人工智能颠覆了很多传统的行业,人力正在被自动化取代,同时新技术也创造出许多新的行业和职位。这些变化提高了效率和生产力,促进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但是同时也可能产生新的不平等,由于人工智能鸿沟而导致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人工智能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战略重点,国际组织也高度关注人工智能将会对教育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人机协同的教与学促进学生个性的成长

智能时代是一个人机共存、人机协同的时代。人机协同将会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无论是教还是学都将变得更加个性化。我们所一直追求的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由于有了技术的支持而变成现实。教师是教育中的关键要素,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态度、专业能力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教师质量不同也是导致教育不均衡的因素之一。

在目前的班级授课制下,即使优秀的教师也很难有精力照顾到每个学生,无法精准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障碍。人工智能虚拟教师会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会帮助教师完成很多工作,比如答疑、批改作业、学习诊断与分析、心理辅导、日常管理、合作教研等。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教师可以花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交流沟通,促进学生更好地成长。人机协同还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现双师教学,促进教育公平。人机协同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育可以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诊断和分析,建立个人学习成长档案,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供最适切的学习。人机协同还能实现泛在学习,重构学习社区。智能学习平台和终端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的学习,学生的学习群体是由其选择的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等级而构建学习社区,打破了原有的班级、年级概念,会形成不同的学习社区,也能实现远程协作学习。

跨界融合、共创共享促进教育生态重构和教育供给侧改革

智能时代的跨界融合、共创共享的特征将会重构教育生态和引发教育供给侧改革。随着智能学习环境的逐步建立,泛在学习成为可能。无论是从知识技能的获取还是从育人的角度,学校都不再是孤立的,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打破了学校的界限而扩展到更广阔的社会,大学、企业、校外机构、博物馆等都将成为学习内容的提供者和学习场景承载者。学生甚至可以选择不同学校提供的课程,教育资源会更加开放,教师和学生都可能是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使用者,形成共创共享的教育生态。教育供给也将变得更加多样化,免费开放的教育资源与专门的教育供给并存,增加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选择性,也对如何保证教育供给的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人工智能与教育是双向赋能的关系,人工智能对教育的赋能体现在如下方面:

第一,人工智能赋能管理。人工智能技术会帮助学校和机构实现智能化管理,从招生到日常管理、从考勤到校园安全、从选课到学生过程性数据的采集分析,支持学生的生涯职业规划等。智能管理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使教育管理基于数据分析实现科学决策。目前智能管理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广泛应用。

第二,人工智能赋能学生。智能时代对适应未来的人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从而带来教育内容、教育结构的调整。但是人工智能对教育最直接的影响还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使个性化、定制化的学习成为可能。

第三,人工智能赋能教师。人工智能会使教师从烦琐的日常工作中解放出来,释放教师的时间和精力,使教师能够关注更多的学生,解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时间精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使优质教师资源以更适切和个性化的方式辐射更多的学校,解决资源与学情不匹配、难以发挥作用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推进教育公平。

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

人工智能对国家社会、经济等领域带来的颠覆性变革,使各国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把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作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要务。

培养人工智能高端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高等院校设立相应学科、打造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改变教学方式,还需要基础教育的配合,在基础教育中重视数学和理科,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审辩式思维与创造力。同时还需要产学研合作,打破校企的边界,共同打造培养人才的实践平台。由此也会带来高校的形态、课程、结构的变化,最终还是要建立起公平、适切、开放灵活的终身教育体系,这样才能培养满足国家发展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高端人才。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育报》2019年06月29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