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发展新师范教育,要更加重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要更加重视更高水准、更系统化、更智能化、更具开放性的教育,形成师范教育新目标、新形态、新模式

新时代须构建新师范教育

发布时间:2019-09-05 作者:汤贞敏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新师范教育是贯彻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必然之举,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必有之义,实现教育要素变革的必经之路。发展新师范教育,要更加重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要更加重视更高水准、更系统化、更智能化、更具开放性的教育,形成师范教育新目标、新形态、新模式。发展新师范教育,需朝着完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创新现代教师培养模式、构建一流师资素质提升体系、健全新师范教育保障体系的路向不断前行。

发展新师范教育的背景解析

发展新师范教育是贯彻党和国家决策部署的必然之举。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师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第一资源,师范教育是培养教师的主阵地、主渠道,师范强则教师强,教师强则教育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随后,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提出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类专业,健全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新机遇、新挑战明确告诉我们,必须推动教师教育现代转型,发展新师范教育,构建新型师范教育体系。

发展新师范教育是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必有之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教育领域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现代教育理念、制度、体系亟待全面建立、健全;教育发展总体质量偏低,区域间、城乡间、校际教育发展水平差异明显等。这表明,教育现代化水平还有待提高。教师队伍是教育现代化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发展新师范教育,目的在于建设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

发展新师范教育是实现教育要素变革的必经之路。从国际经验看,发展高质量师范教育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各国纷纷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从源头上保证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从我国改革发展经验看,广大教师是教育改革发展具体推动者和实践者,教师专业水平决定教育法律制度和政策规划执行程度,教师综合素质决定教育理念、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使用、课堂教学落实效度。

发展新师范教育的内涵审视

教师发展的根本在师范教育。但是,在近十几年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师范教育有被弱化和边缘化的倾向。许多师范大学向综合化方向转型,师范教育特色不彰;部分师范院校功利化严重,体现出重科研轻教学、重授课轻育人倾向;师范学科专业结构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改革发展需求之间的匹配度有待提高;师范教育存在封闭性,协同育人能力不强;教师职后专业发展未能满足教师教育教学变化发展需求,职前职后教师培养培训课程脱节、错位。

新师范教育正是针对以上问题而提出来的师范教育新目标、新形态、新模式。

新师范教育是更重视立德树人的教育,因为教师的职业特性和功能作用,决定了教师队伍必须是“四有”型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人群。新师范教育是更高水准的教育,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重任。新师范教育是更系统化的教育,因为教师适应时代、引领未来、培养新人,必须保证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持续提升。新师范教育是更智能化的教育,因为新时代要求教师能够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及其管理深度融合。新师范教育是更具开放性的教育,因为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必须有这样的条件保障。

发展新师范教育的路向探究

师范教育是教育“母机”,发展新师范教育直接关系教育事业发展全局。政府要加强政策规划和资源投入,师范院校和其他有关高校要把握机遇创新发展,共同打造师范教育发展新格局。

发展新师范教育要完善现代教师教育体系。要着力打造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积极参与的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积极优化师范院校区域、层次和科类布局结构,优先支持经济落后地区建设高水平师范院校及师范学科专业。完善师范院校考试招生制度,实行师范本、专科生均提前批次录取,鼓励高校录取师范生增加面试环节,利用“大类招生、二次选拔”等方式遴选师范生。推进教师教育学科专业建设,教育硕士、博士授予单位及授权点向师范院校、国家及省级教育科研机构倾斜。研制师范院校办学标准和师范类专业建设标准,引导高水平非师范高校积极参与教师教育,鼓励条件成熟的高校设立教师教育学院或教师教育学部,积极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提升师范专业建设和师范生培养水平。

发展新师范教育要创新现代教师培养模式。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在课程体系中增加教育改革发展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和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发展内容,完善“三字一话”等师范生技能考核。建立健全地方政府—高校—中小学(幼儿园)“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体系,打造教育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有效对接新时代区域基础教育师资新需求。分类优化师范生培养模式,培养高起点善保教的幼儿园教师、高水平专业化的中小学教师、高质量的“双师型”职业院校教师、高层次创新型的高校教师。改革教师教育师资结构,适当扩大“双聘”范围,提升实践型教师比例等。

发展新师范教育要构建一流师资素质提升体系。要在师范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情怀、教育智慧养成教育,把促进师范生健康成长成才作为发展新师范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校长和教师等请进课堂,提升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和职业驱动力,立志成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要整合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教育科研机构引领作用,完善以省、地级以上市、县(市、区)教师发展中心为主体的教师发展组织支撑体系,分层分类精准实施教师职后教育,促进职前职后培养培训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建立海外教师研修基地。将互联网、人工智能等运用到教师培养培训中,构建完善的、个性化的终身学习平台,推动教师培养培训迈向精准化、个性化、定制化智能阶段。

发展新师范教育要健全新师范教育保障体系。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督导检查,明确各级政府和有关高校是发展新师范教育的责任主体,打造教师教育以师范院校为主、师范院校以培养培训教师为主的发展格局。切实将发展新师范教育作为教育财政投入重点予以优先保障,扩大公费定向师范生招生规模,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健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夯实教师培养培训基础。推进“互联网+教师教育”,开发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库和教师教育在线精品课程,构筑连接教育管理部门、教育科研机构、师范院校和中小学(幼儿园)的教育云平台。建设各级各类教师培养培训专家库,加强大数据分析,通过专家评估、学员评价或第三方评估,建立教师培养培训过程监控与绩效考核体系。

(作者系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05日第6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