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明令取消“清考”彰显改革决心

发布时间:2019-10-21 来源:中国教育报

■/ 媒体广场 / 关键词:取消“清考”

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提升高校学业挑战度,严把考试毕业出口,严格教育教学管理;同时明确严肃考试纪律,坚决取消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事实上,教育部去年8月就曾发文要求取消“清考”制度,此后又在不同场合和文件中反复提及。这表明了教育部进行改革的决心,也折射出此举的难度和存在的阻力。对此,日前不少媒体刊文展开探讨。

提升本科教学质量须严把考试关

不得不承认,一些大学生日常熬夜、旷课、滑水是有“底气”的。如果期末考试没有通过,还可以参加补考;补考没过还可以重修;若学校不允许重修,或重修考试仍然没有通过,毕业前还会有一次考试机会,这就是大家熟知的“清考”。

作为学生的学业能力是否可以达到毕业标准的最后一道检测,“清考”的意义不言而喻。然而,在很多学校,“清考”其实就是一次集体的大型“放水”现场。取消“清考”制度,针对本科生的毕业考核进行严格管理,拆除了平稳毕业的最后一道保护墙,将大学生赶出“安乐窝”,从学生主体入手倒逼本科生教学效果的提升。

事实上,取消“清考”的风潮并非首次刮起。2011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就取消了“清考”制度;2013年,西华大学也发布公告称“从2012级学生起,取消毕业前增加的一次补考”;自2018年教育部提出取消“清考”制度后,广东财经大学、河北地质大学、广州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发布通知,明确取消“清考”制度。

在地方政策方面,江西省于2019年印发《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全面取消“清考”;河南省也发布文件指出,将“逐步取消清考制度”。

当毕业失去了捷径,重视过程、脚踏实地,显然比投机取巧更靠谱。因此,取消“清考”制度,不仅可以起到鞭策大学生认真学习的作用,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扭转其“唯结果论”的被动学习观。

青春年华本该是最有进取精神的年纪,大学生活的重要意义便在于“求真知、练本领”,大学生浑浑噩噩、颓废堕落,最终后悔莫及的案例屡见不鲜。2018年,华中科技大学便有18名学生因学分不达标从本科转为专科;同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的一门选修课,22名同学因作业抄袭被判0分,更是为热衷做“知网搬运工”的学生们敲响警钟。

警钟敲响之时,学校也应该反思。提升本科教学质量,严把考试关是必经之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约为50%,高等教育正在从大众化走向普及化。而当前很多大学的育人模式则一直被诟病为“严进宽出”,此次教育部明令取消“清考”,无疑对“宽出”进行了重要调整。

对于大学生来说,在最好的年华,别做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作者吕京笏,原载《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学生懈怠或因应试带来的伤害

取消“清考”制度难在哪里?有人认为,难在要处理一些遗留问题。比如,在大一到大三期间,期末考、补考不及格的学生,如果没有了“清考”机会,就无法毕业。这势必会引来学生、家长的担忧。

窃以为,有关职能部门应该清楚,“有拼命的中学,必定有快乐的大学”,以及“有快乐的大学”必定有“毕业前补考等‘清考’行为”。去年华中科大18名本科生转为专科生曾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说实话,能考入华中科大这样一流高校的学生,在中学阶段都应该是尖子生,但其中一些学生进入这所一流高校后说变就变,一部分还不幸成为了差生,面临着休学抑或退学的窘境,这实在让人深感痛心。

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其中有一个原因是我们的不少中学过于看重应试,过早透支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别忘了,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拔苗助长式的教学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发现了“物质不灭定律”又称“质量守恒定律”,可概括为:“物质虽然能够变化,但不能消灭或凭空产生。”其实,教育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化学反应”,过程就是参加教育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诸如智力因素之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与非智力因素之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的教育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教育物质的过程。教育“物质不灭定律”之下,不能单纯用分数高低来衡量学生的水平,而是要考虑到人的全面发展。

面对当前中学教育中存在的应试教育倾向,我们应当积极推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从而改善中学的育人环境,让学生们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能够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作者金新,原载《齐鲁晚报》,有删改)

取消“清考” 大学正在“严出”

据媒体报道,严把本科毕业出口关其实早就提上日程了。在去年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发话:中国教育“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现象应该扭转,对中小学生要有效“减负”,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

据了解,对于部分本科大学生来说,如果哪门课程挂了科,补考也没通过,在毕业前参加学校安排的“清考”是拿满学分按时毕业的最后机会。一般来说,“清考”的考试要求都不太高,这也使得“清考”被质疑是最后关头的系统性“放水”。但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动真格了,《意见》一出,可能不会再有“上了大学,学不学无所谓,反正最终都能毕业拿到毕业证与学位证”这种情况出现了。

《意见》还指出,要将阅读和锻炼纳入考核标准,体育测试不合格者不能毕业;同时,积极倡导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提升本科生教师队伍实力。这些都是为全面提升本科教育质量做出的积极尝试。大学生们应该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压力。

坚决取消本科毕业前补考,确实有助于高校实现学生严进严出,提高毕业生质量,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用人单位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作者三水,原载安青网,有删改)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21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