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荷塘“乐”色 花“漾”年华

——记上海市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艺术教育

发布时间:2019-10-27 作者:本报记者 纪秀君 来源:中国教育报

■走进上海市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

走进上海市黄浦区荷花池幼儿园,就像走进了创意无限的儿童乐园。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荷幼,周围的一切开始热闹起来。走廊里、窗台上,到处是孩子们的创意制作;活动室里,孩子们正快乐地和老师一起做游戏。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每层楼里风格迥异的“卡通主题盥洗室”,有女孩子喜欢的Hello Kitty火车,有男孩子喜欢的海洋水手,还有充满想象的3D动画故事……

荷幼地处黄浦江世博园板块。在上海幼教界,“荷幼”是一张响亮而瑰丽的名片,这不仅因为它有一个美好而清新的名字,更因为它呈现出的艺术之光。视界融合的艺术教育、关注幼儿个性化成长的小社团活动、师幼共生同长的文化浸润,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的童年回归艺术本真。

溯源和积淀——整合自主的艺术教育

20世纪80年代,荷幼便确立了艺术教育目标:“环境有艺术风格、校园有艺术气氛、教师有艺术才能、幼儿有艺术情趣。”探寻艺术教育的价值,使课程发展成为具有生命力的实体,这是荷幼课程文化的源头。

时任园长特级教师邵黎柳,开创了以“音乐、文学、美工”三朵金花为特色的艺术教育。在语言活动中,增加文学欣赏和创造性讲述;音乐活动强调感觉和表现、音乐活动的材料设计;美工突出民间工艺活动并向家庭教育延伸。

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荷幼拓展了艺术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把艺术教育与促进幼儿和谐发展、终身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出了进行整合自主的艺术教育的思想。“整合”是指幼儿园在实施艺术教育时,以艺术为媒介,进行目标的整合、内容的整合、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资源的整合。“自主”是指幼儿在艺术活动中的态度,是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看、想、做,自觉主动地去感知周围世界,积极尝试用音乐、语言文学、美工等多种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本着这一理念,荷幼参照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包括游戏、主题学习、运动、生活四种课程类型,注重幼儿多种经验的感知与获得,在基础课程实施过程中体现艺术特色,凸显基础课程的艺术化。

渗透和共融——传承发展的艺术教育

发展是幼儿园的生命所在。2004年,担任荷幼园长的宋青,努力尝试和实践新的、富有自身特色的园本课程,将艺术教育作为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抓住艺术的审美本质、以提高幼儿艺术情趣为目标”,成了荷幼艺术教育的独特风格。这对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是很大的突破,摆脱了艺术教育往往偏重于某一技能技巧的思想束缚。

“作为一所有着40多年艺术教育历史的园所,我们要在传承中求发展,发展中求创新,在逐步积累、不断优化、回望过去、面向未来的过程中建设自己的课程。”宋青带领团队进行课程改革之初,就提出要“渗透和共融”,将上海二期课改的新理念,渗透到荷幼原有的教育特色中,在融合中持续创新,构建鲜明的园本特色课程。

为此,宋青和团队以“幼儿发展为本、务实创新超越”为宗旨,构建和确立了“两整两目标三发展”。“两整”,就是坚持“整合艺术,整体推进”;“两目标”,就是坚持“健康快乐有自信,文明合群敢尝试,善良活泼会交往,热情高雅好探究”的儿童发展培养目标,坚持“研究型”为标志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三发展”,指的是实施动态管理,强化过程性,形成高效的全员参与的分层管理链,实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宋青希望通过这些,把幼儿园建设成具有学前教育艺术特色的一流示范性幼儿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课程探索之路上,荷幼留下了深深的足迹。2005年,荷幼在全国首创艺术教育活动的新形式——幼儿园小社团艺术活动,构建了“天天快乐荷花池”课程,赢得广大幼教同行的赞誉。

创生与发展——视界融合的艺术教育

“办孩子喜欢的幼儿园”是宋青一直以来的教育追求,她深深扎根于孩子们的真实世界,引领教师团队在锐意进取、创新实践中理解教育本质,遵循教育规律,坚守教育初心。

从特色活动到特色课程的构建,她带领团队历经上海市第一轮、第二轮课程领导力项目研究,走过了14年。2015年,在第二轮课程领导力的行动研究中,她和团队注重以问题为导向,基于证据优化课程方案,形成了“视界,我与孩子共可能”的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核心思想。

“我们实现了五个方面的突破!”宋青自信地说,其中作为统领的是,凸显共生取向、富有哲学意义的课程理念——“视界,我与孩子共可能”。“视界”是人认识世界的先决条件,在教育上,“共可能”表示教育活动要充分挖掘价值。师幼通过平等的交往对话,双方视界共融,共同获得更多发展的可能性。如今,这一课程理念,已在全园教师的内心扎根,教师不再是“课程的搬运工”,而是“课程的规划设计师”。

“艺术教育课程的自主构建,既需要园里形成课程的自主开发环境,同时也需要课程领导者宽松、民主的领导方式。”在宋青看来,小社团艺术活动成功的秘密,在于强调生成与动态,在于“柔性”与“新型”的管理。未来,她设想将这种课程领导方式的变革,从艺术教育课程逐渐渗透到其他课程建设中,甚至是园所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且,将“社团课程”模式迁移到幼儿园所有课程中。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27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