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警惕校规被围观的“破窗效应”

发布时间:2019-10-29 作者:高毅哲 来源:中国教育报

近日,又一所学校的校规被围观。在河南某职业学院的作息表上,从早上7点10分到晚上9点10分,不仅标注了每节课的上课时间,还对早、中、晚离开宿舍的时间进行了详细规定。一天之内,学生每天必须打卡6次。对由此引发的争议,学校工作人员很诧异:“该作息制度已在学校实施超过15年,一直以来实施得很好。”

近年来,学校校规被围观的情况屡屡发生。平心而论,有些校规确实奇葩,比如学生上厕所要写申请填表、以节约时间为由禁止学生坐着吃饭、男女生对视超过30秒要受罚……这样的校规跟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差距实在较大,引发公众围观和吐槽并不奇怪。但具体到河南这所职业学院的作息规定,恐怕远远算不上奇葩,只能说是学校管理走“从严”路线,结果不仅引发了舆论声浪,而且声浪中绝大多数还持否定态度,难怪学校工作人员感到不解。

但若考虑到长期积累的校规被围观和群嘲的案例,河南这所职业学院的遭遇,恐怕是“破窗效应”在教育领域的一次投射。破窗效应是一种心理学效应。该效应认为,如果一座建筑物的窗玻璃遭到破坏,并且在打破后没有得到及时修理,其他人就会受到示范性的纵容,从而去打破更多的玻璃。也就是说,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

绝大多数校规是合情合理、严肃严格的,但这样的校规显然不符合网络传播的规律。网络围观的是奇葩校规、搞笑校规,令人遗憾的是,一方面由于奇葩校规过于出格,很难得到认同;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上的围观往往不能做到理性讨论,话题的严肃性经常消解在网民的情绪宣泄和娱乐解构中,使话题不再具备理性讨论的空间。最终两者相加,常常使校规的奇葩形象被固化。换言之,当校规这栋建筑的某扇“窗户”被破坏后,由于缺乏修补的尝试和可能,使得整栋“校规大楼”更易遭到破坏。

“破窗效应”下,与其说河南这所职业学院校规奇葩,不如说该校是在为校规屡被群嘲的后果埋单。细读该校的作息规定,可以说“严格但并不严苛”,该校并非如网传所说“白天没课也不能回宿舍”,而是留出了午休时间。所谓的“打卡”,也是在教室内就能完成。该校工作人员说,多数学生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如果没有规定,很多学生连课都不上了,别说自习了,就整天窝在宿舍里打游戏、睡懒觉”。

但这样的规定依然引来群嘲,不得不说,校规被围观的“破窗效应”令人担忧。绝大多数校规是学校根据实际状况和生源特征制定的,这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体现。并且,长期坚持的校规会成为校园文化的来源,塑造出学校独一无二的办学内涵。如果外界对学校的自主办学行为干涉过于频繁,削弱的是学校的管理基础,阻碍的是学校的办学实践,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

在倡导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的今天,只要校规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没有违背基本教育原则,舆论还是应该保持宽容的态度,为学校办学创造宽松环境。否则,网友们一边吐槽学校“千校一面、毫无个性”,一边又对学校的特色管理和办学实践群起嘲之,与叶公好龙又有什么区别?

(作者系本报记者)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29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