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均衡更向深处行

——浙江省嘉善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探索透视

发布时间:2019-10-29 作者:本报记者 王友文 蒋亦丰 来源:中国教育报

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系列①

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一系列关于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方向的重磅文件陆续出台,今年2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6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新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地方教育部门必须迎接挑战,打造更加优质的基础教育。本期,我们推出浙江省嘉善县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探索,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编者

每天早晨,吴老师在家吃过早饭,便到楼下附近的乘车点乘坐免费班车到十几公里之外的农村学校洪溪小学上班。在洪溪小学,家住城区的25位教师都可以乘坐班车上下班,解决了城乡交通不便的问题。而放眼整个嘉善县,66条校车线路保障了1712位教师的城乡任教问题。实现对到农村学校任教教师的全部接送,嘉善县自2011年就全部做到了,如今为此每年投入400万元。

作为浙江省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嘉善县,随着城乡教师的合理分配、有序流动等一系列着眼于城乡教育一体化、推动县域教育均衡发展举措的深入实施,当地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面貌正在深刻改变。

“几年之前,乡镇初中颇受升学困扰,现在全县每所初中都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升入省示范性高中,家长对乡镇初中的接受度逐年提高。” 县教育局朱利军局长说,农村初中办得怎样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也是检验城乡一体化品质的关键。正是围绕关键难题,近年来嘉善围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聚焦问题:创新工作补齐最短的木板

嘉善县毗邻上海,地处长三角核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较高,当地崇文重教的氛围浓厚。早在2013年,该县就通过了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验收。基础良好,但如何迈上更高的台阶,实现城乡教育差距的进一步缩小,走好优质均衡发展之路并非简单的命题,当地一直为此而思考。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有赖于城乡教育资源的进一步优化配置,城乡学校内涵发展的激发与协调等一系列核心问题的突破。但是,当地在思索这些问题的同时,依照“木桶”理论,也一直在追问,哪块木板是最短的,不能忽视,也无法回避?

着眼未来,嘉善最应补上的那块短板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早已发现但是并没有真正回应的问题,那就是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办学问题!嘉善作为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外来人口一直较多。正是因为这一历史原因,多年之前在城乡接合部和部分乡镇办起了一批外来务工子弟学校。

应当说,这些学校曾经发挥了保障入学的积极作用,但是近年来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其中质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绝大多数学校办学利用的都是租赁厂房,学校场地、设施配备和国家、省定的办学标准差距越来越大,合格的师资严重不足、教师的稳定也很成问题。”为了提升此类学校办学水平,嘉善县根据国家政策加大了对此类学校的补助支持力度,“但是资金的使用情况并不理想,办学质量提升缓慢,差距越来越大,甚至说学校的隐患越来越多。”朱利军说,这块短板如果不能补上,真正意义上的均衡是无法实现的。

从去年开始,破解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办学问题成为嘉善县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彼时,嘉善县此类学校有10余所,涉及的学生超过万人,怎么能在短时间内快速解决问题?在嘉善县委县政府的决策部署下,由该县城市投资集团出资完成对全县所有此类学校的资产收购,所有初中学生安排到公办初中就读,选择在学校寄宿的学生享受免费政策。所有小学整合为4所,同时保留4个教学点,在此基础上组建为慈山教育集团。当地着眼于县情,探索由国企托底收购,管办分离、软硬件兼顾、均衡发展的外来务工子弟学校的办学和运行机制。

按照选优配强、强化学校内涵建设的原则,嘉善县从公办学校遴选10名校级领导进入慈山教育集团,成为助推学校发展的领航人。同时,慈山教育集团对原有教师队伍进行优化,由嘉善县教育局协调派出支教教师22人,并大幅提高了原有教师待遇,实现了教师队伍的优化提升。如今,慈山小学教育集团,整合后学校师生比达1∶15,师资力量较公办学校更为充裕。

在慈山二小,从公办学校派来任职的徐枫校长介绍,去年接手学校时全校一部空调都没有,集团接手学校后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基本设施的改善,教室里的电风扇、日光灯、桌椅实现了全部更换,并重点对食堂进行了改造,添置了蒸饭车,改造了煤气灶。二小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以前学校门前安全隐患很多,现在秩序井然,学校内的变化更是让我感到舒心,终于有个学校的样子了。”徐枫说,新的办学体制确立后,投资来源有了保障,去年的起始年级教育质量在县里不再垫底,原有年级的成绩也实现了较大提升。

抓住关键:配优配强农村学校校长队伍

洪溪小学地处天凝镇,原本是嘉善县一所默默无闻的农村学校。但近几年,学校发生了较大变化,逐渐形成了以气象文化为核心的科技特色,成为百姓认可的新优质学校。

变化源于师生的努力,更来自吴斌杰校长过去3年的有力引领。“3年前来到这所学校,地面是脏的,校园里的花木也没修剪,吴校长任职不久,校园变得整洁清新,令人心情舒畅,这才是学校应有的样子。”嘉善县教育局副局长屠立平说:“显性的变化非常直观,但当时我们更希望学校‘里子’能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

为了实现农村学校“里子”的变化,嘉善县近年来牢牢抓住校长配备这个关键之关键。当地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待校长的配备,针对每所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配优校长,特别是注重从城区优质学校选派了一批干部到农村学校做“掌舵人”。

3年前,吴斌杰从实验二小副校长的位置上来到洪溪小学。入校后他很快发现,学校的教学质量尚可,但是教师教学方式依然传统,学校在教学、准备考试上的花费特别多。“学生经常被关在教室里,缺少本应该有的那种生动活泼。”

吴斌杰从教研抓起,通过校本教研聚焦课堂的改变,同时请进来、派出去开展教学观摩,力促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学校课题的研究方式也随之改变。原本教师交一篇论文就算完成课题,在他的倡导下变成了源于学校真问题的真课题。有效教研在这所学校逐渐成为教师的实际行动和职业自觉。

“吴校长的到来,还将更多的优质资源带到了洪溪。”该校一位老教师说,学校近年来逐渐成形的科技特色,一方面源于积极运用本地的院士资源,另一方面源于和实验二小的资源互通、精心嫁接。

“嘉善现有22所农村学校,目前十几所学校的校长都是城区学校派下来的,发挥了很大作用。”屠立平坦言,这样做并不是农村水平不够好,而是当地在构建一种新的校长培育和使用方式,通过实现农村校长进城、城市校长进农村,实现校长的多工作情境锻炼,促进城乡教育的互联互通。

据了解,当地为进一步发展好农村校长队伍,建立了3倍津贴制度,增强农村学校校长岗位的吸引力,还在评优评先乃至出国考察学习项目的实施上向农村学校倾斜,提升农村校长的荣誉感和办学视野。

互联互通:建好共同体一起向上生长

城乡教育一体化,离不开农村教师育人质量的快速提升。但是农村学校点多面广,学习机会相对较少,能够崭露头角的机会更少。“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并不低,缺少的是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屠立平说,近年来,嘉善县在教师培训当中,不断将重心下沉,努力给农村教师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成就自我的可能。2018年,嘉善县的培训项目有58项下沉学校,其中70%的项目给农村教师来承担。

通过这些项目,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以及资源的引入、组织能力都大为提升。而这些项目的背后,嘉善引入了更为科学有效的“竞争性”理念。

名师“竞争性承办”培训项目,不只关注培训管理的浅表性因素,更是在培训的顶层设计上促使培训者更新管理理念,确保培训效益的最大化。比如要求名师精心设计培训项目初稿,既要关注到时下的教育教学热点,也能接地气,让教师“跳一跳摸得着”。名师要对专家组进行答辩,通过后方能立项为培训项目,并纳入名师的考核指标。

“竞争之下,培训项目的品控做得更加到位,教师获得了优质的学习资源,名师也获得了专业发展。”屠立平说,该项目实施以来,累计有14399人次教师参加培训,220名教师相继被评为嘉兴市学科名师或嘉兴市学科带头人,两名教师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

除了培训,日常的教科研活动,嘉善也给出实招。县城的泗洲小学,如今是共同体牵头学校,和农村的下甸庙小学、大通小学、干窑小学组团发展。据邱毓祎副校长介绍,共同体组建第一年,主题是教师专业成长,大伙儿集思广益,很快就立项了一个省级课题。

按照嘉善的布局,这样的共同体共分三类。县域联盟立足于全县范围,其教研机制的建构主要凸显教学精英的培育和成长需求,主要依托强师工程、特级教师工作室等载体。

片域联盟立足于由省级城镇示范性学校领衔六至七所学校所形成的区域范围,其教研机制的构建主要凸显中间力量的教师在教研中引领和自身专业素养发展,主要依托于教育共同体、学科工作坊等载体。

校域联盟立足于学校,其教研机制的构建主要凸显对学校全体教师教育教学常规、基本教学能力提升的基础型教研,主要依托于学科组、校名师工作室等载体。

“三级教研联盟”实行捆绑式发展,各共同体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针对县域、片域、校域层面,实施课博会、STEM教育、数字化交互式观课平台等一系列教育教研项目,依据不同的人群开展任务驱动式教研。

得益于这样的教研运行模式,嘉善县里泽中心学校,作为一所新居民学生占比超过92%的九年一贯制农村学校,近3年收获了4项省级课题、7项市级课题、45项县级课题的喜人成绩。该校谢蔚云老师的课题“基于微写作的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研究”作为范本向全市推广。

“城乡教育共同体有效激发了农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升了农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仅让农村教师得益,更让农村的孩子们享受到了优质教育的同一片蓝天!”嘉善县教育局局长朱利军说。

《中国教育报》2019年10月29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0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