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幼儿科学活动应以求真为本

发布时间:2019-11-24 作者:夏海 来源:中国教育报

目前,在幼儿园公开展示的五大领域教育活动中,可以观察到,健康、语言、社会、艺术四个领域,幼儿教师舒展自如,有话可说,有事可为。而科学领域,却是大多数幼儿教师主动避开的,即便开展活动,也明显缺乏话语系统,有时表现为不会表达,有时则是盲目自大地应付幼儿。

根据3—6岁儿童科学学习与发展目标,让幼儿“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原本是科学活动的目的,但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幼儿教师科学素养不高,科学活动的过程时常会演化成两个极端:或者是一个看似很热闹的科学活动,里面没有包含科学概念和科学观察,没有使幼儿从中受益;或者是涉及严谨知识点的活动,教师自己讲完以后发现幼儿不明白,教师在其中体验到的是被动和不自在。

曾经有位幼儿教师设计的科学活动描述如下:

“在‘神奇的瓶子’活动中,我要求每个幼儿想一想:为什么有的瓶子里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而有的没有发生变化?并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同时,还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利用大小不同的瓶子试一试,从而发现瓶盖里面的秘密。通过想一想、试一试,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增强自信心,激起再次探索的欲望。”

在这个设计中,教师用“神奇”的字眼表示对幼儿好奇心的关注,但关注仅仅停留在表面,幼儿是怎样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的,又怎样使他们有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人们无法通过教师的叙述弄明白。这种所谓的科学活动,在根本上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另有一位幼儿教师设计的科学活动描述如下:

“下雨的时候、打雷的时候,家长可以陪同幼儿一起在安全的地方观察自然现象,并让他们不断思考其产生的原因。”

下雨、打雷和闪电的确是容易引起幼儿兴趣的自然现象,确实也包含着科学原理,但这个原理是无法用简单的语言阐释的,只能通过实验再现的方式让幼儿感受,也就是说,以上让幼儿“不断思考”的设想是难以实践的。这种无意识地将幼儿弄“糊涂”的方式也是不符合科学方法的。

之所以出现上述这些现象,是由于幼儿教师对科学活动原本目的理解有所偏差。可以这样说,科学活动最根本的特点是求“真”,需要以老老实实的态度面对所看到的现象,观察和探索都是出于自发的动机,是积极的而非被动的。

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我们会看到有些幼儿教师对科学活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如有位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设计如下活动:

“在‘冰与水’活动中,幼儿先是在我的指导下进行观察,认识了水的特性。那时正处在冬季,我结合当时天气情况,根据中班幼儿的实际水平,又设计了一系列关于水的活动:把装有一杯水的透明塑料杯(杯子里还放着几粒玉米粒),放在外面的阳台上,一边给幼儿讲解日常生活中水的形态,一边让他们观察外面的水杯。不一会儿,有的幼儿就发现了外面的水杯有变化。我很自然地提问:为什么教室里面的水没有结冰,而外面的水却结冰了?通过引导和询问,很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只有怀着朴素的情感,带着真诚的态度,踏踏实实做好幼儿科学活动,才能使幼儿对世界的好奇心得到更大程度的满足。

(作者单位: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教育报》2019年11月24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