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打造一条属于孩子的“彩虹福道”

发布时间:2019-12-01 作者:吴丽珍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园后操场有一块1000多平方米的场地,环线全长达150米。建园初期安放了一批大型组合器械和小型钻爬、平衡类器械,功能固化、单一,远远满足不了孩子们运动和开展游戏的需求。于是我们思考:怎样从儿童视角创建一个充满尊重信任、多功能多层次的户外活动环境?环境如何引发并满足幼儿运动、交往、探索与表达表现等活动需要?如何从管理视角审视现有环境,进一步开发、优化环境功能?这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眼前。

    户外环境创设需要幼儿参与

福州市有条很长的森林步道“福道”,寓意“福荫百姓,道法自然”。它地处城中心,采用钢架镂空设计,长约19公里,连接多个公园,跨越山岭,是居民休闲健身、览城观景的好去处。我们了解到周末家长常常带孩子们游览行走福道,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这个悬浮在半空中的特别景观。若在幼儿园建一条颇具童趣的“福道”,对满足孩子们户外游戏活动需要,提升其综合能力肯定意义非凡。

于是我们有了建设“彩虹福道”的想法。之所以叫“彩虹福道”,是因为我园园歌叫《彩虹树的希望》,所以加入“彩虹”元素。

环境中引入当地文化元素,是许多幼儿园都会考虑的环创要点,但是怎样让孩子们接受和融入,而不只是悬挂在墙上的宣传品,或是孩子们熟视无睹的摆设,避免“挂文化”“贴文化”现象,才是最需要突破的难点。

那么,这条福道的建设应注意些什么呢?我们思考的结果是:首先,充分听取孩子们的建议,尤其是让大班孩子参与规划设计;其次,和孩子们的日常活动紧密结合,所以福道应该有幼儿园的特点,使其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场所;再其次,福道应该具备游戏的多功能性,既能涵盖走、跑、跳、攀爬、悬垂、平衡、骑行等大肌肉动作发展,还能兼有观赏、装扮、探索、交往等功能。

为了让环境创设真正服务于儿童主体,我们向孩子们发出了倡议书:

亲爱的孩子们:

我们幼儿园的后花园有一片草地,草地上有平衡木、攀爬网、钻筒等,每天你们都在这儿玩耍、做游戏。可是,我观察到大班哥哥姐姐到这儿来玩的游戏和小班的弟弟妹妹差不多,没有什么挑战性。所以,园长老师在与大(2)班小朋友互动后,想根据大部分孩子的提议,在幼儿园里建造一条属于咱们的“福道”。现在邀请大家一起来动动脑筋,说说建设“福道”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也可以画下来给专业的设计人员,我们要建一条大家真正喜欢的“福道”。

    户外环境创设基于幼儿需求

通过征集,孩子们提出了许多想法,比如,“福道应该是长长的、高高低低有起伏的”“要设计玻璃栈道、滑道、攀爬道,增加挑战性”“福道最好能是彩虹色的,就像我们园歌里唱的”“福道上最好有桌椅,我们累了可以在那里休息”“福道像一条龙,弯弯曲曲的,要有多个出口,这样方便上上下下”……

虽然幼儿园“福道”项目管理小组由园领导、专业设计师及研究校园文化的专家组成,但真正的设计者,一直都是孩子们,我们只是把他们的想法,一步步变成现实。

同时,基于孩子们的需要,我们将他们身边熟悉的地域文化特色——福州文化名片“三坊七巷”的建筑风格,渗入“福道”结构框架中。同时也站在孩子们的视角,既考虑环境的挑战性——适宜的高度与跨度,采用木头、钢架、网绳、轮胎、钢化玻璃等材料综合设计,又考虑环境的趣味性——开发“时空隧道”“彩虹桥”“冒险岛”等空间区域,最大限度承载幼儿整合性学习发展需要。

    户外环境创设以幼儿生活为核心

在“彩虹福道”创建过程中,幼儿园通过专题研究的方式,组织教师开展专题讨论:如何结合户外环境特点,从孩子们已有经验和发展需求出发,确定“彩虹福道”的功能定位、优化人文景观布局、做好活动安全防护等。研讨内容从设施的用材,器械长度、高度以及幼儿发展关键经验等方面展开。

有教师提议:“应根据区域的地形和固定的设施器材摆放位置,根据场地情况对区域内的树木、绿篱进行移种,满足拓展游戏主题的需要。”“环境中除了固定的大型设施外,还可充分利用围墙边、器械旁、走道两侧等,设置不同材质、不同大小的收纳柜、收纳箱等,供放置各种游戏材料。”

探讨过程,让教师逐步明晰了户外环境的内涵与功能,逐步形成“开放、互动”的环境观,管理层则更加注重动态性地创设和管理活动环境。教师在环境空间布局、材料投放适宜性、环境功能优化与拓展等方面意识增强,孩子们与环境互动质量明显提高。

如今幼儿园的“彩虹福道”,已成为全园孩子运动、游戏、学习、生活的户外中心。环境涵盖自然野趣、运动挑战、科学探索、装扮交往等特征,更好地引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活动兴趣,满足不同个体的活动需求:小班可以在福道各个转角空间里玩“扮家家”“运货”游戏;中班借助“时空隧道”和轮胎、绳索等材料玩“地铁1号线”的互动游戏;大班则将梯凳、木板等与福道区域的“荡桥”“玻璃栈道”“大型钻笼”结合,挑战“冒险大闯关”与“野战游戏”……

更重要的是,在与户外环境交互过程中,孩子们不断与材料、空间互动探索,调整活动策略,借助材料或同伴合作,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创新活动玩法,户外课程应运而生。户外环境的教育价值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户外环境创设,要真正追随孩子,适合孩子。只有这样,环境才能持续支持孩子发展。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01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