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在爱与对话中打开万物之心

发布时间:2019-12-02 作者:王利娟 来源:中国教育报

打开《万物的钥匙》(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清新宜人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是来自大自然的气息。可以说,“大自然”是解读《万物的钥匙》的“钥匙”。花、木、虫、鸟、风、雨、云、雾……几乎大自然的任何点滴元素都可以被作者巧妙采摘,在文字的土壤中生长出一棵一棵大大小小的“文学树”,这也是这部作品在取材方面最引人注目的特点。由此,也许我们可以把《万物的钥匙》归入“自然文学”的行列,我们会想起现代自然文学的经典之作,如亨利·梭罗的《瓦尔登湖》、约翰·巴勒斯的《醒来的森林》,或者文学色彩更为浓郁的《花的智慧》。其实,不必远迢迢地追溯外国文学史,在我们所熟悉的从古典到现代的中国文学中,“大自然”几乎无处不在。许多诗文都反映着古人对自然的态度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这种思考方式呈现于现当代作家笔下依然闪闪发光。

那么,对于久居都市的我们,具体而言,“大自然”“自然物”究竟在哪里呢?是不是一定要到渺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崇山峻岭,或者至少要驱车百余里到人迹罕至的郊外才能“遇见”大自然、自然物呢?在作者肖定丽眼中:“大自然不仅仅是在旷野,在远方,在传说中,也镶嵌在城市里。”《万物的钥匙》中很多篇目都体现了作者对“身边自然”的敏锐观察。除了“观”,作者还喜欢“聆听”,如《声音》即是这方面的佳作。实际上,肖定丽的“观察”往往融合了多种感觉经验,真正将视觉、听觉、肤觉(触觉、温觉、痛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觉经验综合起来,化作细腻的文字诉诸笔端。作者还善于在观察中融入思考。如《小雨轻轻落下》以“下小雨了”开头,很快将读者引入具体的雨中情景:雨点滴落于水面形成许多圆圈儿,作者没有直接使用“涟漪”一词,而是耐心地描绘了“圆圈儿”的变化,同时呈现了“生”与“灭”、“灭”与“生”的动态画面,而“生生不息,似乎要一直新旧交替下去”即为点睛之笔,这就在如此平凡的自然之景中写出了生命的哲思。

最让我眼前一亮的,要数仿佛随意点缀其中的“小诗”。如《仰望》:“因为仰望太久,天空染蓝了我的眼睛。”仅一句,仰望者之专注,天空之湛蓝,一一呈现在读者眼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凤梨的铠甲》中“头顶着尖利的箭叶,身穿厚厚的铠甲,却有一颗甜蜜的心”让人想起罗隐的“谜语诗”《蜂》以及李峤的“谜语诗”《风》。

翻阅《万物的钥匙》,我的眼前不时浮现出《小王子》中狐狸与小王子的对话,特别是他们对“驯养”一词的探讨:“驯养就是建立情感联系。”带着爱与好奇同自然万物建立情感联系,在爱与对话中打开万物之心,这也许是《万物的钥匙》带给我的最深的共鸣。

(作者系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中国教育报》2019年12月02日第11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