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教”尽显魅力 “学”更为科学

——北京实验学校“学法指导”研究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0-02-05 作者:周清华 来源:中国教育报

法国前总理、国际作家协会主席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应该包括学习方法。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将现代控制论、系统论观点用于教学论研究,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作为北京市海淀区唯一的一所集幼小初高于一体、十五年一贯制的公立示范学校和北京市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学校,北京实验学校8年前就以“魅力教育”为特色,全面探究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普适规律,推动了75项教育教学改革,学习方法变革是其中重要一项。该研究获得了全国课程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开展学法指导专项研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近5年来,北京实验学校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宗旨,围绕学法指导问题,开展了专项课题研究。专项课题研究以曾军良校长开设的“高中学法指导”课作为载体,课程内容以曾军良专著《高效学习方略》为基础教程,从情感教育、励志、脑科学、认知论及学习方法等角度,系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如何调整心态、增强自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以及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北京实验学校还成立了国内基础教育首个学法研究中心,并开设学法指导校本课程。

学校组建了学法指导专家团队,曾军良校长任专家组组长,专家组成员主要是本校特级教师与学科带头人。专家团队定期召开会议,通过研讨交流确定研究方向,通过课题组定期汇报交流相互促进,推动学法研究工作深入开展。

定期的学法研究交流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近5年来,全校幼小初高教师共有2000余人次参与学法研究工作,5批150多个学法课题组中有78个课题组、300余位教师在教育部及北京市、海淀区各种评比及教学竞赛中获奖。今年11月,第6批30余个学法课题组将完成结题报告或论文。

学法研究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减轻学业负担

2019年,在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经验交流中,北京实验学校“以学法研究为切入点落实减负增效”的案例获得高度评价。学校的实践证明,“减负”与“增效”可以并行不悖、相辅相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自然就能减轻学业负担。

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策略很多,学法研究应该以什么为起点?学校结合校情深入研究后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比学什么、怎么学更重要。某些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是因为智力低下,而是面对困难时没有积极的心态。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并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那么,即使教师教得稍差一些,甚至没有教师教,他们也可以通过自学获得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因此,学校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自信心作为学法研究的基础。教师在关注学什么、怎么学的同时,更关注学生学习时的心理状态,适时介入,给予心理上的指导。比如对于学困生,学校针对他们进行动员,促使他们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学校还针对学困生不同特点,研究具体策略,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实施学科导师制和“学生师傅”辅导制,落实课后作业辅导制度,定期开展自主学习方法辅导,等等。一个学期过后,70%的学困生在学法课题组的帮扶下,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学法指导渗透到课堂内外各个教学环节

经过多年的探索,如今北京实验学校已经形成各有侧重、协同配合的三维立体学法研究模式:课题组教师进行学法课题研究,攻克学法重点,突出深刻性;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渗透学法,人人参与研究,突出参与性;学生通过学校搭建的学研平台自主体验,突出自主性。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学法研究成果首先要应用到课堂教学中。课堂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有意识地渗透学法研究,特别应该把握三点:

其一,充分用好课堂每一分钟,让学生“思维在线”。中小学生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40分钟的学习中注意力易分散。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思考如何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课堂不能完全是教师讲授,应设计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亲身体验。

其二,要从重视教学设计到关注学习设计,课堂上对分类知识的呈现要强调追根溯源,把来龙去脉展现给学生,力求与学生的知识起点和已有经验有效对接,将抽象的逻辑知识放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

其三,设计教学情境要从生活中来,比如数学课,课堂上帮助学生实现数学思考,再让学生带着习得的知识和思想回到现实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

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也应渗透学法研究。比如可以搭建学研平台,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阶段总结等方式,进行学习方法的梳理;可以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法与学法不可分割,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教法与学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法的研究有利于学法的研究,学法的研究能促进教法的研究。因此,我们要把教法研究与学法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不断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科学的教学方法对学生优良的学习方法的形成,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讲授得法,学生学法就会对路;教法丰富多彩,学法也会生动活泼。所以教师既要研究教法,又要研究学法。

学法研究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学法,使学生由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转向自主探究型学习,由“学会”向“会学”转变。这就需要教师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法,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与综合素质。

掌握学法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一方面,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落实学法,指导学生探究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可通过专题讲座、学法咨询等多种形式,在学习理论上予以指导,让学生通过实践把握适应自己的学法,并不断加以完善,创造出具有各自特色的学法体系。

不同的学生在基础、智力、能力、非智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各自的学习方法也不尽相同。在学法指导上切忌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注重因人而异、因时制宜,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要坚持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注意总结来自学生的优良学习方法,经过整理加工,在学生中应用推广,这样更能让学生接受。要根据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时间点有侧重地进行学法指导。如幼小阶段,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听课方法等;初高中阶段应重点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思维方法等。

人民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教师研究教法、学法,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每个孩子都是一方活水,作为良师,就是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股活水汩汩流淌,奔流不息,以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北京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科研副校长,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年02月05日第4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