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36卷《柏杨版资治通鉴》出版

发布时间:2020-03-18 作者:李明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0年3月7日,是柏杨先生百年诞辰,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一套36卷本的白话版《柏杨版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与《史记》并称“史学双璧”,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记录了春秋战国至宋朝建立之前,总共1362年历史发展的轨迹。由于《资治通鉴》为文言文,现代人阅读有诸多不便,20世纪80年代,柏杨用独特的语言,将全书翻译为白话文,将旧时帝王之“借鉴”,转化为现代百姓的“明镜”,成为当下读者掌握历史规律、厘清混沌时局、看清未来道路的最佳读本。此次出版时,人文社按照国家地图出版标准,在原有历史地图基础上,重新补绘了今天的中国疆域边界,并随书附送时空地图,使读者可以观其大略,一张地图全景式地看懂《柏杨版资治通鉴》讲述的中国1362年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重要节点发生的事件。

从20世纪50年代起至2008年4月29日逝世,柏杨先生笔耕半个世纪,为读者留下了作品计百余部,其中《柏杨版资治通鉴》被誉为最有价值和最畅销的一部书,《中国人史纲》被列为对社会有影响力的书,《丑陋的中国人》则在当代华人世界中流传最为广泛。从2005年开始,人文社与柏杨先生合作,陆续出版了包括《丑陋的中国人》《柏杨全集》《中国人史纲》《中国人史纲青少年版》在内的一系列作品,是柏杨先生的原创性论著第一次最完整地在中国大陆集中推出,受到读者欢迎。

为了纪念这位在华人读者中拥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人文社还举办了一系列网络直播活动,邀请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周明讲述“我与柏杨二三事”,分享他与柏杨先生二十多年的友谊;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晓明谈“柏杨杂文的文化意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李凯就《柏杨版资治通鉴》的出版,与司马光、柏杨进行一次“跨越千年、百年和当代的对话”,以史为鉴,讲述读历史对当代人的启示和作用。

《中国教育报》2020年03月18日第9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