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毛毛虫撬开孩子探索自然之门

发布时间:2020-03-29 作者:林婉惺 来源:中国教育报

幼儿园里举行“我给活动区冠名”活动。午餐后张老师带着几个孩子到户外散步,观察了解户外活动区特征。到了剧场外的种植带,悦悦突然兴奋地说:“就是这只了!”然后挥动小手向地上打招呼:“毛毛你好。”原来她发现一只肥胖的毛毛虫在地上爬。吴晗竖起食指嘟着嘴:“小声点儿。”一旁的黄扬激动地说:“可以让它破茧成蝶,让它变成茧吧。”

孩子们越说越激动。“别吵,先让它安窝。”悦悦提醒大家别说话。吴晗忍不住伸手准备拨动毛毛虫,一个孩子大喊道:“你不要动它,会被咬的。”吴晗停止了动作,轻声喊道:“毛毛虫,毛毛虫。”悦悦坚持说:“它叫毛毛,我上次给它取了名字的。”

毛毛虫扭转身体向另一个方向爬。悦悦说:“再见毛毛。”但吴晗兴趣还很浓,他呼喊其他同伴:“快看,它叫毛毛,会给自己的毛抓痒。”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了起来。吴晗意识到有些吵,说:“不要再吵了,不然它会死的。”这时悦悦又悄悄回来,对毛毛虫说:“毛毛,对不起。”原来她并没有离开。

点评:

作为成人,我们几乎不太可能对一只毛毛虫感兴趣,但作为幼儿教师,保持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却是需要坚持修炼的品质。孩子们偶遇一只毛毛虫,兴之所至引发极其浓厚的观察兴趣,教师在一旁静悄悄地记下了这珍贵的一幕。教师对偶发事件的敏感度和捕捉力取决于其对教育价值的判断。在这里,教师立足孩子的角度,抱着与孩子一样的兴趣,才使故事得以延展。

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们不仅迁移了原有经验,更重要的是把毛毛虫当成了一个有生命的旧相识。天真无邪的悦悦确认它就是自己曾遇见的那只毛毛虫,有自己的名字,有重逢的喜悦。这有别于普通成人乃至教师的视角。在教师眼中,毛毛虫通常被认为是孩子研究的对象,是一个实验体,甚至是害虫,这背后潜藏着某种功利主义。而在孩子眼里,它却是久别重逢的伙伴,是有感情的生命。孩子们建立规则,希望彼此遵守规则,轻声观察,不打扰毛毛虫,而且会向弱小的毛毛虫道歉,这难道不是这个事件本身的价值吗?这或许比了解毛毛虫的知识更珍贵。

虫儿不停地转换方向爬行。一个小女孩跨步半蹲,让双腿变成“山洞”,观察毛毛虫是否会钻过去。其余几个孩子也学着她的样子,依次开胯迈腿,围成更长的“隧道”。他们兴致勃勃地观察毛毛虫的爬行方向,并随时调整姿势。一个路过的孩子走来,吴晗告诉她:“我们在和毛毛玩过山洞游戏。”另一个孩子说:“我们在和毛毛玩走迷宫。”这时,一个孩子突然想起老师布置的任务,就说:“我知道了,我们把这里取名叫毛毛虫的世界吧。”悦悦说:“我们要告诉老师,把这里叫毛毛虫的大街。”

点评:

有孩子的地方就有游戏,他们在游戏中自然地学习和认知。这一理论在这个延续的事件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孩子们与毛毛虫的故事并没有马上结束,浓厚的兴趣使他们继续关注并开始用游戏的方式创造故事情节。自然流露的感情和发现的趣味,使孩子们的学习得到有效链接。他们想起今天的任务就是给户外活动区取名,于是就有了“毛毛虫的世界”“毛毛虫的大街”的名称。而这恰恰来自于孩子的经验和兴趣,体现了一定的经验逻辑。

观察中,一个女孩问张老师:“毛毛虫吃什么啊?”张老师反问道:“对啊,毛毛虫吃什么啊?”吴晗回答:“叶子。”其他孩子也都说是树叶。张老师又问:“你怎么知道呢?你们看过吗?”黄扬说:“我看过好几次了。”另一个孩子也说:“它吃树叶,但它已经吃饱了。”张老师又问道:“你怎么知道它吃饱了?”黄扬说:“看它肚子这么大,肯定吃饱了。”这时,有孩子扔下半片小叶子,毛毛虫在叶子上停留了一会儿才离开。又一个孩子投下另一片树叶,毛毛虫一会儿爬上叶子,一会儿绕开叶子。他们又开始讨论:毛毛虫怎么可以爬这么快?并开始讨论它的脚。

点评:

显然,在兴趣驱动下,孩子的好奇心在不断增强。他们想了解这个“老朋友”的生活习性。有时候,为探索昆虫,教师可能会建议孩子们捉一只来饲养观察,以求证答案。但毛毛虫事件的可贵就在于教师追随着孩子,孩子追随着自然。一只没有防护能力的毛毛虫瞬间就可以被我们左右,这是人类的优势。但在这里,毛毛虫依然是主角,它按自己的意志爬行,孩子们追着毛毛虫不停地变换姿势和位置来讨论,足以显露儿童对一个生命体的尊重,这其中没有利弊优先,教师恰恰保护了这一点。了解毛毛虫的生物属性并不是学前阶段的核心目标,教师急功近利的探求方式也是需要避免的。当孩子能学会平等地和自然相处,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就开始生长了。

孩子们就这样叽叽喳喳地观察着,还不时变换着姿势。5分钟过去了,毛毛虫开始向百草园石头堆的方向爬,并要从拱起的树叶上爬过。蹲在一旁目不转睛的黄扬说:“它要安检了!”正想用手去帮它,吴晗立刻说:“不要用手抓。”悦悦激动地叫起来:“安检了!”终于,毛毛虫顺利爬过障碍物,钻进了石头里。孩子们伸长脖子目送着它。这时教师问:“它去哪儿了?”在讨论声中,一个孩子说:“它可能是想回家。”孩子们纷纷说:“毛毛再见!毛毛再见!”

点评:

孩子们用自己的感知、体验和独特的游戏方式书写了一个生动的教育故事脚本。可以看出,整个活动中孩子们全身心投入,完全独立地用对话、想象、游戏等方式进行探索。教师或许认为它是一个有意义的自然科学活动,而对于孩子来说,这是他们生活的故事。

从这个事件开始,“毛毛虫的大街”的名字被更多孩子接受。当然它或许还会被改写,但这无关紧要。而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创设一个自然的环境,让孩子乐在其中又能收获成长。

(作者系福建省福州市马尾第三实验幼儿园园长)

《中国教育报》2020年03月29日第2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