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马克思劳动观的价值意蕴

发布时间:2020-05-14 作者:陈慧 李芳 来源:中国教育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的衡量指标。但美好生活离不开人类的劳动,这是认知美好生活真理性和现实性的关键点与前提基础。

美好生活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状态的总称,涵盖着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环境生态、人性修养以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美好。马克思在其劳动观念体系中,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别从哲学、政治经济学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等视角间接指明了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人类美好生活的构建维度,这为新时代我们创建美好生活指明了努力方向。

自由而全面的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理想图景和环境保障。从精神理念和外部环境的保证上来说,只有自由而全面的劳动才能带来美好生活。劳动既是“人化自然”的过程,也是“自然人化”的过程。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资本追逐利润的本性和逻辑逐渐消解了人的主体性。美好生活是少数资本家享有的专利,对于广大受剥削和受压迫的普通劳动者与无产阶级而言,美好生活只能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乌托邦式的幻想和蛊惑人心的虚假口号。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随着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美好生活从空想逐步走向了可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作为解答人类历史“发展之谜”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仅仅是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还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里的“自由发展”是一个综合性范畴,也涵盖了劳动的解放。劳动在那样的“自由王国”中终将成为人的自由的对象化劳动,成为占有人的全部本质的主要方式,在自由全面劳动的前提条件下,劳动者能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能在劳动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磨砺心志,提升人格,感受到真善美的意境,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与理想。

物质生产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基本保障和持久动能。依据人的类本质的规定性原理,作为具有意识能动性的自为存在物而非自在存在物的人,其美好生活理想和需要的实现不是“被给予”,而是需要立足拥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主体的物质生产实践,也就是劳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总结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活动时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为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千百年来,正是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在继承和发扬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下,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发展生产力,创造了极为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劳动为改革开放以来每一次破解改革与求索的发展难题,为有效激发现代经济活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而更好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和持久动能。

创造性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技术保证和智力支撑。新时代条件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关注的生活需求不再集中于“量”上,而是集中于“质”上。要满足人民的多样化和深层次需求,就亟须发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具备和激发创造潜能与智慧是人之为人的独特属性。马克思曾认为人的生产方式不同于动物简单机械的直观样式,人的生产活动是超越物种限制的能够积极运用智慧的创造性活动。他指出,人类能够“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新时代是崇尚创造和劳动的时代,创新创造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实现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技术革命支持下的创造性创新型劳动为人类全方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可能。在社会发展的历史浪潮中,人类自身的进步、发展及超越逐渐成为主体关注的焦点。在摆脱繁重劳动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次技术革命既带来了劳动解放,亦伴随着人类自身的解放。然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却又无法脱离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言,“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以科学技术为内核的创新性劳动使得绿水青山、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服饰等不再是梦想,创造性劳动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专业的产品,让我国人口红利真正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让美好生活的理想图景最终能得以实现。

(作者单位分别是武汉纺织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芳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14日第5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