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两个声音,一个梦想

——“代表通道”里的教育心声

发布时间:2020-05-26 作者:本报记者 柴葳 焦以璇 来源:中国教育报

今天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前,全国人大代表、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完全小学副校长格桑德吉和全国人大代表、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一同走到“代表通道”。一位是基础教育的代表,一位是高等教育的代表,两种经历,两个声音,传递同一个梦想——教育强国。

2001年,通过内地西藏班走出大山的格桑德吉又选择回到家乡教书。当年,在墨脱县帮辛乡小学,失学的孩子多,辍学率很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的工作就是劝学。2013年,通往墨脱的扎墨公路开通,学校的办学条件越来越好,乡亲们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越来越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学校建起了三层教学楼,孩子们有科学实验室、美术室、音乐室,老师们上课也用起了PPT。在疫情期间,孩子们居家上网课。”格桑德吉欣喜地说,党的教育政策越来越好,西藏农牧民子女在全国率先享受到15年免费教育。如今,当地门巴族孩子的入学率和小升初升学率达到了百分之百。

从曾经“来得了、留得住、有学上”的教育目标,到现在“上好学”的教育需求,格桑德吉用19年光阴见证了在党和政府好政策的支持下,更多门巴族孩子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

两年前,西安交通大学创办“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在王树国心中,那是梦想启航的地方。面向科技前沿,一大批世界知名学术机构纷纷落户,组建了一批国际联合实验室;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一些中央、地方和企业的攻关项目纷纷落户;面向社会经济主战场,一批企业到“创新港”落户,组建“校企联合实验室”。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我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未来的路怎么走?中国的教育、科技该如何走?我们该如何变革,才能使我们的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王树国深有感触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到西安交通大学考察,对“西迁精神”作了精辟的论述——“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面对这样多变的世界,我们主动出击、主动作为,敢于创新、敢于担当,这就是‘西迁精神’的现实意义所在。我们应该为我们这个时代作出不负于时代的卓越贡献。”王树国说。

本报北京5月25日电

《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26日第3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