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检索页>当前

亲情与文化的相遇相生

——评冯与蓝小说《墨童》的“味道”

发布时间:2020-06-03 作者:谈凤霞 来源:中国教育报

儿童的成长需要文化底蕴的积蓄,也需要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并生发出蓬勃的文化朝气。新世纪以来的儿童文学呈现出一种鲜明的文化趋势,发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金矿”作为文学资源,以富有感染力的文学形象来彰显文化矿藏之魅力,延展历史悠久的文化脉络。冯与蓝的《墨童》(明天出版社)就是这样一部有着自觉的文化传承意识的小说,在颇为“新潮”的当代儿童生活中融汇对于“古雅”文化的追索。

如何为知识性的文化主题找到引人入胜的故事,使之水乳交融,是这一小说类型创作的一个“命门”。《墨童》这部小说的题目即少年主人公的名字,这一名字的寓意也是故事的题眼:儿童应该感受制墨和笔墨文化之美。冯与蓝巧妙地将文化元素与亲情故事相结合,读者对于这一名字和主题的文化寓意的理解,会随着故事的逐步展开而不断清晰。

男孩墨童身处的“困境”主要源于“隔阂”:一是文化隔阂,学校对于学习毛笔书法的要求和墨童的抗议;二是亲情隔阂,家庭中父子之间似乎水火不容的矛盾。毛笔书法这一文化元素贯通二者,父亲深爱的宝贝——“墨锭”则成为贯穿小说的悬念之一。小说开头,墨童对习毛笔字提出了疑问,他无法理解这一可被便捷的电脑打字所取代的书法究竟有何价值,这也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时代的儿童普遍存在的“迎新弃旧”的取向,原因在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文化疏离”。尽管墨童的父亲酷爱书法并藏有墨锭,但他因失去爱妻而陷入伤痛难以自拔,并且固守旧的生活方式、拒绝新生事物,无法和儿子有效沟通,形成了代际之间的“亲情疏离”。

引领墨童去消除这双重隔阂的,是一个真切而缥缈的事物——“妈妈的味道”,这是一个富有热度和浓度的中心意象,也是一条推进故事发展的核心线索。这一味道维系了墨童对于早逝的妈妈的深切怀念,对于温柔之爱的强烈渴望。他偷走了爸爸珍藏的小木匣,因为那里面充满了妈妈的味道;他亲近练习书法的小姐姐秦淑雯而去上书法班,因为她的身上也洋溢着类似于妈妈的味道;他去传说中闹鬼的神秘的房子里探险,因为那里也散发着妈妈的味道……故事情节就在氤氲着这一虚虚实实的“妈妈的味道”中,曲径通幽地蜿蜒展开,而谜底也随之层层剥笋般被显露。

墨童对于文化隔阂的化解,促成了父子之间隔阂的化解。父亲打开心扉,跟墨童说起他从事制墨工艺的妈妈。当墨童再次去上墨堂时,就多了一层情感上的触摸。他把妈妈的遗物——刻着苏东坡《定风波》一词的墨锭放进了爸爸之前收藏的木匣,发现二者原本就是匹配的一套。面对这份妈妈送给他们父子的礼物,他们共同发出了“圆满”的感叹,墨童对“旧物”的寻找、理解、尊重和喜爱,也在无形中帮助爸爸破茧而出,他开始“弃旧(旧有的故步自封)迎新(接受时代的新生事物)”。小说开头的双重隔阂,在结尾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小说对于由墨而生的文化底蕴的表现,不仅指向客观的制墨工艺所体现的经典技艺和工匠精神,而且还包含了毛笔书法所带来的雅静的人生方式和态度。墨童对于毛笔书法的认识前后发生了改变:从浮躁走向沉静,从无聊走向充实,从孤独走向享受。这也是少年在成长过程中迈出的重要步伐:辨别方向,获得力量。

作者在《墨童》中致力于播撒家庭亲情和传统文墨的味道,或可说,“妈妈的味道”融合了情感和文化的双重味道,它不仅是情感意象,也可看作是文化意象,甚至是人生意象。墨童对于“妈妈的味道”的寻绎,是对情感、文化与人生的触摸和理解。妈妈的形象虽然不在故事现场,但是渗透在表里之中,并由此而弥合了文化裂缝和亲情裂缝。这是小说中的一道精妙构思,赋予了情节的神秘感和结构的缜密感,也吸引着读者完成一趟热烈而深沉的情感与文化之旅。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年06月03日第10版 

0 0 0 0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
热门标签
点击排行
热点推荐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050711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24

中国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Copyright@2000-2022 www.jy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40号